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真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2年中国重要新闻标题摘编如下:

锦州撤防辽西尽陷;蒋汪昨晚在杭晤谈;溥仪竟作傀儡;日本大批军批昨日到沪;蒋汪均决长住首都:日本毁我经济中心,上海闸北惨化灰烬;日军自昨晨猛烈总攻,我军沉勇坚守击退之;十九路军奉令开闽;蒋介石又做鄂豫皖剿赤总司令;全国红军继续大获全胜;国民党军阀大调白军布置进攻苏区;日军果进犯热河;湘鄂赣红军二次大胜利;国民党进攻苏区;愧儡组织近状;全线出击,红军捷报频传。

——摘编自陈益民、江沛主编《老新闻1931-1939

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择取材料中的有关时事,拟定一个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主题正确,运用材料,史实准确,评论合理。)
2024-06-10更新 | 5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历史真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

Ⅰ.文学艺术作品创作者或作品人物Ⅱ.相关历史事件
A.诗歌《西里西亚纺织工人》
B.歌曲《国际歌》
C.小说《战争与和平》
D.电影《我的1919》
E.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
F.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G.小说《永别了,武器》
H.歌曲《黄河大合唱》
海涅
鲍狄埃、狄盖特
托尔斯泰
顾维钧
斯托夫人
洪常青、吴清华
海明威
光未然、冼星海
①拿破仑入侵俄国
②1848年欧洲革命
③美国内战
④巴黎公社革命
⑤抗日战争
⑥第一次世界大战
⑦海南椰林寨战斗
⑧巴黎和会
(1)从表的Ⅰ栏中选出四项信息与Ⅱ栏中的历史事件进行正确配对。(参照示例如:A—②,示例不得作为答案)
(2)从已配对的四组信息中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符合逻辑,表达清晰)
2023-07-10更新 | 2312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3年高考海南历史真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足迹

材料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如图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1-07-08更新 | 6766次组卷 | 55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山东省高考真题历史试题
4 . 关于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新中国成立前也进行过一些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目标

(壹)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且培养其自信自觉发扬光大之精神。

(贰)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况;特别说明其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使学生明了吾先民伟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神。

(叁)叙述各国历史之概况,说明其文化之特点,以培养学生世界的常识,并特别注意国际现势之由来,与吾国所处之地位,以唤醒学生在本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

(肆)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

——《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颁行)

评析上述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的目标。(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目标的一点或整体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2021-06-09更新 | 5280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是中国共产党建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间部分重要会议示意图

从图中任选两次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其原因。(要求:明确列出两次会议,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6-08更新 | 8827次组卷 | 47卷引用: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19-06-08更新 | 6347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新课标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17-07-02更新 | 6508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全国卷3精编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2016-11-27更新 | 4253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新课标1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