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2019-01-30更新 | 5850次组卷 | 98卷引用:北京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西周燕都遗址出土的文物中,陶器有簋(guǐ)鬲(lì)小口瓮等,其中侈口厚唇簋、联裆鬲分别体现了商朝和西周的文化风格,小口瓮则呈现燕地文化的特点。这些出土文物
①是研究燕地制陶技术的实物史料 ②全面反映西周分封制的相关内容
③有利于研究燕地的社会生活状况 ④体现了燕地多样文化融合的特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治国理政

材料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注:①指居丧者的服饰、居丧的时间和居丧期间生活起居的特殊规范。②指宗庙制度,《礼记》:“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③指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


(1)用“/”为材料进行断句。
(2)依据材料,说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有哪些。结合所学,指出周人是如何实现“纲纪天下”的。
(3)顾炎武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对顾炎武的观点进行解释。
4 . 《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西周初分封制
D.西周末王室衰微
2019-11-12更新 | 468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4届北京北信附中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周政治里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这表明
A.周天子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B.周天子掌握了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
C.西周分封制以宗法制为核心
D.西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
2016-12-13更新 | 573次组卷 | 36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实物是重要的史料。如图器物可以佐证的是
A.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B.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实现
C.第一个国家政权的诞生
D.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
7 . 在湖北随州发现的曾侯墓地出土了编钟等青铜礼器。其中有一件青铜器铭文为“余【周】文王之孙……出邦(分封)于曾”。在曾侯宝和夫人羋加合葬墓中有一件青铜缶,上刻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意为楚王将自己的女儿芈加嫁至随国。由此可以推断
①曾国与随国都是由楚国所分封
②曾国通过争霸战争灭亡了随国
③曾国与随国很可能是一个国家
④曾国是西周时期分封的诸侯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9-11-1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