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五帝时代指的是古史传说中夏代以前的中国上古时代。根据文献记载,“五帝”的提法当始于西周或春秋时期,目前所见关于五帝时代的文献都在晚商以后。东汉的《越绝书·宝剑篇》记载:“赫胥(黄帝之孙)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官室。”这表明(     
A.先民对远古时期记载丰富B.五帝时代与考古学发现已经相互印证
C.古史记录系统的周密完备D.传世文献提供了五帝时代存在的可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就文献记载来看,与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到“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不相对应的是
A.从“大同之世”到“小康之世”B.从禅让制到世袭制
C.从“公天下”到“家天下”D.从神话传说到文明起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对这两段记述理解最准确的是(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禹废除家天下政治制度
C.益主动将王位让给了启D.记录有出入历史无结论
2022-09-05更新 | 737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师苑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其反映的历史阶段是
A.氏族公社时期B.部落和部落联盟时期
C.夏朝建立初期D.王权与神权结合时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有关夏朝工位继承情况的史籍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结论是
《竹书纪年》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君位。
《中国历代帝工》益继位后,有些部族并没有臣服益,而拥护启,并对益的部族展开战争,最后启胜而夺得权位。
《上古时代》白寿彝禹死后,本应由伯益做部落联盟的首领,可是由于夏部落的强大,他们借助禹的余威,共推禹子启为王。
A.伯益的权位最终被夏启所取代B.部分部族发动战争导致启夺得权位
C.启取代益源于其贤能品德和民意D.民主传统是启和益发生争斗的原因
2021-02-05更新 | 407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传说中的五帝嬗递和尧舜禹的禅让都是纯粹出于公心,即所谓“公天下”;禹传启,把原属于部族内部的传递,变为父子相传,古人谓之“家天下”。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是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家国同构观念的萌生D.继承人的品德优良
2020-11-11更新 | 466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礼记·礼运篇》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一记载反映了(  )
A.分封制开始出现B.阶级矛盾尖锐
C.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D.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2017-11-16更新 | 446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