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南京博物馆收藏的殷墟甲骨文共有3000余片,经古文字专家辨认考证,上面所记载的商王世系与《史记·殷本纪》中的相关记载基本一致。这表明(       
A.出土文物可以用来检验传世文献的可信度
B.传世文献在史料价值上远高于出土文物
C.对商王世系的研究考古界一直存在着争议
D.出土文物能够更全面地揭示历史的真相
2 . 下表为学生进行“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性学习收集的史料,下列选项中史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料结论
A位于河南省舞阳县的贾湖遗址,发现了距今8000多年的七音孔骨笛原始社会已经产生礼乐制度
B龙山文化时期的许多遗址都发现了大量的陶器堆群个体手工业大量出现
C良渚古城核心区分为宫庙区、王陵及贵族墓地区、行政管理区和贵族居住区等高等级功能区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D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钵、豆、鼎、鬲、尊、盆、器、盖、杯缸等器皿已进入青铜时代
A.AB.BC.CD.D
3 . 在中国远古传说中,伏羲氏教民田猎和捕鱼,神农氏教民使用农具,进行农业耕作活动。而伏羲氏之前的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之法并教民熟食。上述三人所处的时代应当理解为自远古至农业产生这一过程中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由此可知(     
A.传说承载了一定的历史信息B.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C.农业是早期国家形成的基础D.传说是远古研究的主要史料
4 . 下表是不同史书中“关于启的继位”的记载。两则史料共同说明(     

《史记·夏本纪》

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战国策·燕策一》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A.启通过禅让继位B.启继承禹的王位C.益被迫让位于启D.世袭制已成共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依据下表中的两则史料最能确认的史实是(     
史料出处
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史记•夏本纪》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
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一》
A.启继位后建立了夏朝B.益主动让位禹之子启
C.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D.贤能成为继位的标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关于禹死后的权力继承,有不同的说法。《史记》记载禹晚年将王位禅让于益,“启(禹之子)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成书于战国的《竹书纪年》则记载禹传王位于启,“益干启位,启杀之”。要对这两则史料进行辨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搜集更多的史料,与这两则史料进行比较研究
B.《竹书纪年》在宋代散佚后重新搜集整理,不可信
C.《史记》的内容都按照儒家思想修改过,不真实
D.《竹书纪年》的时间比《史记》早,其说法更可信
7 . 有学者发现,商代晚期铭文中的一些文字在构型上与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器物形状相似(如图),这一发现(     
二里头出土器物与商代“器物字”比较

二里头文化         
商青铜铭文            
A.体现了实物史料可信度更高B.推前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C.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D.提供了早期文字研究的新佐证
8 . 下图所示文物,有专家认为它是帝尧的都城,拥有文明起源及形成的要素和标志。该史料可用于认识(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墓地部分及2001号大墓出土时全景
A.“满天星斗”的起源B.国家的初始形态
C.“宅兹中国”的涵义D.成熟文字的产生
9 . 关于禹死后的权力继承,有不同的说法。《史记》记载禹晚年将王位禅让于益,“启(禹之子)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成书于战国的《竹书纪年》则记载禹传王位于启,“益干启位,启杀之”。要对这两则史料进行辨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书纪年》的时间比《史记》早,其说法更可信
B.《史记》的内容都按照儒家思想修改过,不真实
C.《竹书纪年》在宋代散佚后重新搜集整理,不可信
D.需要搜集更多的史料,与这两则史料进行比较研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某同学在研究“夏朝标志着早期国家诞生”这一课题时,使用了《左传》等文献史料。目前,在研究该课题中,他还可以使用的史料是(       
A.良渚遗址古城墙B.甲骨文的记载
C.二里头遗址资料D.何尊及其铭文
2023-04-13更新 | 434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珥陵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