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1 . 位于江阴市云亭镇花山村的余城遗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出土的早期陶器中带有马桥文化器物特征,晚期又呈现出强烈的湖熟文化色彩。据此可知,该遗址的文明成就(     
A.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B.体现龙山文化特征
C.深受周边文化的影响D.奠定多元一体基础
2024-03-3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湖北沙洋城河遗址是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考古人员在该遗存不仅发现了城垣、人工水系、大型建筑等重要遗迹,还出土了象征权力的玉钺和石钺、象牙器以及大量磨光黑陶等遗物。这可说明,该文化遗存时期(       
A.受到北方文化影响B.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
C.开始出现阶级分化D.建立了强大部落联盟
2024-03-29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我国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对“龙”形象的塑造,如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圆雕玉龙、浙江良渚出土的龙首纹环、河南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等。它们的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具备了“龙”形象的基本元素。这反映了(     
A.原始先民的华夏认同B.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
C.奴隶社会的精神诉求D.手工技艺的高超精湛
4 . 从马家窑出土的彩陶纹饰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彩陶纹饰很少出现动物纹,较多的是植物纹。马家窑文化晚期,出现一种形纹,好像先民在播撒种子,除此之外马家窑彩陶中有许多与水有关的纹饰。这表明当时(       
A.原始宗教崇拜盛行B.原始农业得到发展
C.剩余产品大量出现D.渔猎活动逐渐消失
5 . 玉琮是中国古代祭祀地神的礼器。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众多玉琮,上面雕刻着各式神人兽面纹,下图是其中一种。玉琮及神人兽面纹可用于说明(     
A.中华文明的起源B.文字符号的成熟
C.宗法制度的确立D.封建国家的产生
2024-03-1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已从普通聚落中分离出一种新型的中心聚落,它通常是某一区域内宗教文化乃至政治与经济的中心,其中许多兴建有城墙。中心聚落的出现体现出(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社会阶层分化
C.早期国家初具雏形D.建筑技术发展
2024-03-07更新 | 634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距今约6000—5000年,龙的形象分别出现于黄河中游、长江下游和西辽河流域,由此形成了以龙的形象为代表的各地区在原始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共同性。这体现了(     
A.手工制作工艺的多元并立B.区域文明的交流与互动
C.母系氏族社会的辉煌成就D.中原文化的扩散与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说明,江苏地区(     
新石器时代江苏地区部分遗址概况
遗址名称概况
宿迁顺山集遗址
(距今约8000年)
遗址中发现了半圈形的陶灶,这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陶灶,被称为“天下第一灶”。
苏州东山村遗址
(距今约8000年)
遗址中的墓葬已经分为“平民区”和“富人区”,可能出现了“分开居住”的概念,说明当时可能出现高度的社会分化,犹如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宜兴骆驼墩遗址
(距今约7000年)
根据相关考古资料,有学者提出了骆驼墩遗址突破环太湖流域文化与良渚文化一脉相承的理论,逐渐独立出一种新的文化类型。
高邮龙虬庄遗址
(距今约7000年)
该遗址中首次发现,有陶片和鹿角上带有文字符号特征的刻划符号,有学者称之为“陶文”,该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
A.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B.出现了成熟的早期国家
C.提前了可考信史的时间D.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商周时期,觚不是一般饮器,觚的多寡与饮者的身份地位、人品、酒量相关。龙山文化遗址的一座墓中,随葬陶器包括食器、酒器两大类,其中的豆、觚器物排列有序,器类成组,数量为7组。这反映出龙山文化时期(     
A.早期国家形态初具B.原始礼制观念已显现
C.居民生活质量提高D.手工业技术发展迅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良渚古城遗址中(约4500年前)包含的5片墓地,可从丧葬制度与随葬品的数量、器物与材质等方面划分出至少4种以上的等级:高级、较高级、中级、低级。基于不同社会身份的人物在丧葬时的用玉制度或玉器配制待遇的不同,由此形成了分等级墓地的现象。此现象揭示了(     
A.长江流域农业经济的发达B.已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
C.玉制器皿已得到普遍使用D.开始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2024-02-01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苏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