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红山文化的牛河梁遗址祭坛,由直径不同的3个同心圆逐渐升高形成了三层台阶,良渚文化的福泉山祭坛呈阶梯形的上下三重结构。其祭坛周围都埋有大型墓葬,坛上都发现有祭祀遗存。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出现了早期文明曙光B.形成了早期的国家形态
C.建立了森严等级秩序D.铸就了一体化文明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江南文化之源”之称的马家浜文化遗址,出土了稻谷、米粒和稻草实物,经鉴定,已普遍种植籼、粳两种稻。农用工具有穿孔斧、骨耜、木铲、陶杵等。还饲养狗、猪、水牛等家畜。这说明(     
A.江南是最早出现人类文明的地区B.江南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C.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8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反山发掘良渚文化大墓11座,出土了种类多样、雕琢精美的玉器3000余件,有代表神权的琮,有象征军事指挥权的钺,有体现财富的璧,还有装佩挂缀在衣物冠帽上的各种玉饰件。该考古发现说明了(     
A.历史研究依赖考古技术的发展B.玉器脱离现实生活而走上神坛
C.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D.凌驾平民之上的权贵阶层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大汶口遗址发掘的墓葬中,有的规模相当大,长达5米,宽3米,随葬有上百件器物,其中有各类玉器二三十件之多,并有整猪和整狗随葬,而一些小墓则空无一物。材料反映了(     
A.早期国家形成B.部落冲突加剧C.阶级分化明显D.社会矛盾尖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阳澄湖畔的草鞋山遗址是距今约6000年的历史文化遗存,1972年以来的墓葬考古发掘了大量随葬品,主要有陶制的鼎、罐、壶、豆等器,另有杯、钵、盆、盘等器类,M198墓还出土了外方内圆、刻有兽面纹饰的大型玉器——“中华第一玉琮”(如图)。上述现象可以综合研判当时(     
A.手工生产超过北方B.已经出现社会分化
C.早期国家雏形出现D.开始进入阶级社会
2023·江苏·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在距今一万年前的河北南庄头遗址中,发现石磨盘、石磨棒,骨锥、骨镞、木炭、陶片、家猪和狗的骨头等,有加工粮食、烧烤、煮食、敲骨吸髓等日常行为迹象。此外还有两处红烧土堆,其中一处含10余片陶片。这说明,南庄头遗址文化时期(     
A.阶级分化现象明显B.手工业已成为独立部门
C.生活环境趋于稳定D.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
2023-10-2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近日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上,展现了中国良渚文化和江南人文风貌山水风光,流光溢彩美轮美奂。开幕式上吉祥物之一的“琮琮”名字和造型源自良渚文化代表文物玉琮;亚运会的奖牌及火炬设计理念也是取自玉琮;良渚玉鸟飞旋,时空流转,神徽浮映。亚运会上的良渚文化元素数之不尽。据此推断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     
A.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B.代表器物是黑陶
C.有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D.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8 . 下图为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良渚先民在古城建设之初,在这一流域的上游、中游、下游兴建了不同类型的水利设施,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水利体系,具有防洪、农田灌溉和运输等综合功能。据此可知,良渚文化时期(     

   

A.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B.精耕细作农业特征已出现
C.出现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D.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山西临汾的陶寺古城遗址总面积约有280万平方米,城址中发现有大型宫殿建筑、以观象授时为主并兼有祭祀功能的礼仪建筑、大型墓葬、手工业作坊、大型仓储和下层贵族居住区等。这反映出该遗址(     
A.具有了初步的国家形态B.处于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
C.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代表黄河流域文明最高水平
10 . 正是基于良渚遗址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辽河流域等同时代遗址所反映的文明成就、社会发展状况、区域间的文化互动,考古学家得以确定中华文明形成于5000多年前。这主要说明我国(     
A.有文字的历史超过5000年B.远古文明呈现出中外交融性
C.早期国家的形成比较久远D.考古成果利于提升文明认知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