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距今约4000年的陶寺遗址(山西)大墓中,发现了来自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用以表明等级身份或祭祀的玉琮和玉璧,还有来自长江中游地区的石家河文化玉饰,以及来自黄河下游地区的陶制酒器、棺椁制度等。据此可推知(     
A.陶寺遗址已经具备早期国家形态B.交通发达促进了各文明间的交流
C.中原地区文化受周边文化的影响D.长江流域文明水平超过黄河流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考古发掘研究发现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在公元前5000年已进入文明社会,出现建筑和玉雕为代表的高级技术能力、等级化社会确立、礼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等,与同时期的中原文化在发展水平上相近。其研究成果能说明(     
A.中国文明曙光在辽河流域B.中国文明起源的多中心特点
C.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历程D.红山文化传承发展中原文化
3 . 近日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上,展现了中国良渚文化和江南人文风貌山水风光,亚运会上的良渚文化元素数之不尽,开幕式上吉祥物之一的“琮琮”名字和造型就是源自良渚文化代表文物玉琮,据此推断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     
A.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B.代表器物是黑陶
C.有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D.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2023-11-2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五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23年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的名字源于良渚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玉琮、玉璧被古人视作沟通天地的神器,更是宗教仪式中重要的礼器。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璧、玉琮基本来自大型墓葬中,而于小墓则罕有发现。这可用于佐证当时(       
A.出现社会等级分化B.神权具有至高地位
C.贵族垄断祭祀权力D.国家形态初步显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中国境内已经形成若干文化体系。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逐渐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主干,周围环绕多个文化圈的重瓣花朵式结构。这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     
A.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B.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
C.呈现南多北少的局面D.受外来文明的影响较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是1973年出土于河姆渡遗址的猪纹陶钵,钵的外壁刻着一只造型逼真的猪。这是一件典型的盛食器,河姆渡人就是用它来盛放食物的。该器具最有可能盛放(     
   
A.小麦B.稻米C.大豆D.玉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中国某文化遗存考古出土了与石器、骨器共存的胎壁薄如蛋壳的黑陶,经碳-14年代测定,距今约4000多年。由此判断,该文化遗存位于如图的(     
A.①B.②C.③D.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不间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融汇各地域文化的涓涓细流,内涵不断丰富,影响逐渐扩大,形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气象。

选择一个地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地域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要求:选择的地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2023-06-11更新 | 6354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暑假考(开学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学生进行“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性学习收集的考古材料,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材料结论
A距今8000年的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上有些符号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相似原始社会已产生成熟文字
B良渚文化时期,多次出土了石犁及其他耘田器等多种稻田农具精耕细作农业出现
C距今4300年前后芦山峁遗址大规模的聚落体量,出现“宫殿”式建筑群落社会分化已产生
D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寺遗址大墓中,随葬陶鼓、木鼓、石磬、龙盘、玉石钺等彰显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礼乐制度初步形成
A.AB.BC.CD.D
2023-04-29更新 | 642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某学者对如图描述道:“我们今天可以看到这种更大集体的范围就是一栋房子。在这样一栋房子里,每个套间面积相近,内部结构设施也大体相同,有独立的火塘和用于炊爨饮食的器具。很多套间之间没有门道沟通。”,根据如图及其描述可以推测,当时已经出现(     

A.明显的社会贫富分化B.较大的氏族部落联盟
C.原始的家庭生活方式D.普遍的财产私有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