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周王将贵族连同他们的宗族分封到新征服的土地上,而不像商代那样在原部族居住地就地册封,这样各封国内逐渐融合成以地缘为基础的新族体。这就说明周初(     
A.宗法制趋向瓦解B.促进对周天子“天下共主”身份的认同
C.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淡化了血缘关系的政治作用
2 . 周成王即位后不久,纣王子武庚勾结周武王的弟管叔、蔡叔等发动叛乱,周公东征,诛杀武庚、管叔,平定了叛乱。《左传》载:“昔周公吊(吊:伤、叹息)二叔(此指管叔、蔡叔)之不咸(与贤通义),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了(     
A.分封制导致地方叛乱B.周初实行分封制的必要性
C.周成王破坏了宗法制D.君主集权体制的严重隐患
3 . 如图为先秦时期的青铜方尊。其形制的特点反映出
A.贵族阶层的旨趣一致B.多元一体的文化融合
C.大一统下的整齐划一D.青铜在民间普遍使用
2022-04-25更新 | 17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高二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3月)文综历史试题
4 .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山东禹城),帝尧之后于蓟(今北京),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此举的积极意义在于
A.弘扬儒家的仁政思想B.树立德政的贤明形象
C.防范西北犬戎的进犯D.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周时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费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对周王效忠,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诸侯国内部事务由诸侯自行处理。这说明西周
A.统一国家形式较为松散B.处于小国林立分裂局面
C.中央集权体制受到削弱D.分封制不利于政权巩固
6 . 周灭商之后,姜太公吕尚因功受封于齐,对当地少数民族“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使得“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这反映了分封制
A.突出异姓功臣政治影响力B.弱化了周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源于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D.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与政治认同
7 . 《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说明秦认为西周
A.主权神秘化,不利于长治久安B.分封诸侯,容易引起地方割据
C.中央权力集中,引起诸侯不满D.家天下继承制,违背历史潮流
8 . 周武王灭商后,循夏商惯例,分封了神农、黄帝、尧、舜、禹的后裔和商纣之子武庚。周公东征之后,大行分封,“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学者称之为“周初大分封”。“周初大分封”
A.有利于集权体制的形成B.继承武王分封的基本原则
C.促进周天子权势的上升D.体现了部落向国家的过渡
9 . 武王伐纣成功后,为了更好地统治商朝的旧部,西周封卫康叔于殷都旧地,并允许其拥有七个包含原住民的商人氏族;封伯禽为鲁侯,并领有随迁的六个商人氏族。这反映了分封制
A.实现了血缘与地缘的结合B.强调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C.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重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645次组卷 | 25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十中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