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夏商时期,王的重臣多出自诸侯,他们是各地宗族势力的代表,形成了“国有共主,而政归于四方”的局面。周初则出现了明显的不同,周王所分封的诸侯来自王室、功臣、先代贵族,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局面。这一变化(     
A.扩大了大一统国家的规模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C.确定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
D.推动了“天下为家”时代的到来
2 . 者减钟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青铜乐器,它不仅型制、工艺近似中原,铭文体例也与周王室的铜器相似。这一现象说明(       
A.传统的政治秩序已经崩溃B.中原文化影响至周边地区
C.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消失D.各诸侯国的改革运动兴起
3 . 西周末年至春秋时代,楚不贡苞茅,鲁不入贡赋,秦晋陈兵河上,延不勤王。郑人执王使伯服,晋人围郑,祝冉射王中肩。这反映出
A.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B.周王丧失天下大宗地位
C.传统政治体制全面崩溃D.诸侯之间争霸战争频繁
4 .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2021-06-08更新 | 20965次组卷 | 16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载,太公吕尚受封营丘时,“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毗邻)莱。莱人,夷也”,“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由此可知,周初的分封制
A.确立姜齐东方大国的地位B.使周天子实现了高度集权
C.加强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促进了部族间的逐渐融合
6 . 周公东征后,再次分封异姓亲戚之国,封国大小不等,有的是畿内的采邑。它们广泛分布在中原地区内,与众多的旧国错杂在一起,其主要目的是
A.强化中央集权B.加强西周统治
C.促进民族交融D.维护同姓诸侯
7 . 有学者指出,夏商时期,以华夏为中心的“天下”逐渐形成了松散的方国联盟。到西周推行分封制后,周天子分封诸侯以拱卫王室,形成“天下共主”的政治局面。这说明分封制
A.在西周时期开始出现B.促进了家国一体观念的形成
C.具有等级森严的特征D.使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严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周诸侯国建立后,在分封的土地上也建立起与西周王畿相同的文化和政治制度,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这意味着
A.周天子加强了对诸侯国的直接统治B.西周实现了中央集权统治
C.诸侯国在自己王国的权力受到削弱D.分封制扩大周天子的影响力
9 . 周初,齐、鲁、唐、燕等地发展远远落后于中原。春秋时期,各封国的经济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这反映出
A.诸侯势大致使王权衰弱B.诸侯争霸促进经济交流
C.中原地区发展渐趋缓慢D.分封制推动了社会发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与商王朝相比,西周的统治有其鲜明的特点:其一,重视国家的制度建设,包括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官制在内的“周礼”体系得以确立。古人喜欢用“周公制礼作乐”来表述……其三,政治疆域和文化影响区域大大拓展,这与“分封制”的大规模推行密切相关。可以说,这是一个神权下降、王权强化、人文精神崛起的时代。

——摘编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从一个角度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清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