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下列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国家已出现证据的是(  )
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
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
C.有宫殿、城墙、祭坛等大型建筑遗址,墓葬等级化。
D.遗址里有碳化稻米,粮仓等
2023-10-1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考古发现,山西陶寺遗址有大、中、小三座城址,分布有宫殿区、大型礼制建筑区、祭祀区、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区、公共墓地和一般平民居住区。这可以佐证(     
A.国家形态初步显现B.多元一体特征凸显
C.工商食官制度形成D.礼乐制度趋于完善
3 . 《尚书》记载,尧以仁政治理国家,以道德教化百姓,在此基础上“协和万邦”;禹通过治理洪水赢得民心,开创了“九州同牧”的社会景象。这反映了
A.以民为本提升了国家行政效率B.大一统思想具有悠久历史传统
C.儒家仁政思想已经渐入人心D.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4 . 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类型为主的遗址,确切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和气势恢宏的宫殿,根据发掘的成果来看,陶寺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形成了特权阶层。据此可知,当时
A.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B.开始产生贫富差别
C.进入奴隶社会鼎盛时期D.已进入传统农耕社会
2020-01-05更新 | 765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