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山东禹城),帝尧之后于蓟(今北京),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此举的积极意义在于
A.弘扬儒家的仁政思想B.树立德政的贤明形象
C.防范西北犬戎的进犯D.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
2 . 西周王朝建立后,在上层统治者的政治决策下,分封同姓、异姓诸侯来巩固国土,建立一个大小相系、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进而演变成一种以“封国”或“采地”统治者宗族或家族组织为核心的族群结合体。这种“结合体”反映出西周时期
A.统治集团的离心倾向B.地域政治已基本形成
C.民族国家意识的出现D.家国一体的政治色彩
3 . 《左传》记载,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于铁,临战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这反映出当时晋国
A.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B.郡县制度全面推行
C.宗法等级秩序变动
D.国家政权趋向松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左传》记载,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毫,吾北土也。我们有什么近处的封地?这表明西周分封
A.有利于扩大周王统治区域B.抑制了分裂割据局面
C.使中国疆域范围基本确定D.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2020-05-04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