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686次组卷 | 258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公”在商代仅是商王对旁系亲属的称谓。到了西周,周王更多的将“公”作为一种尊贵称号赐予功臣,以突显他们与王室之间的密切关系。“公”从“亲称”到“尊称”的演变表明,从商代到西周
A.等级秩序遭到侵蚀B.族权意识日渐式微
C.贵族政治趋于完善D.王室权力得以集中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

材料二   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的动荡。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况且世袭制的延续性,就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的累积实力。而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央。这样,不仅减少了地方实力超越中央的可能,还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大大推进了中央集权的程度。

——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答分封制实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历史影响。
2018-02-04更新 | 1152次组卷 | 32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的等级序列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C.“周王——诸侯——士——卿大夫”的等级序列
D.“周王——卿大夫——士——诸侯”的等级序列
2019-11-12更新 | 22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五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左传》记载,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于铁,临战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这反映出当时晋国
A.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B.郡县制度全面推行
C.宗法等级秩序变动
D.国家政权趋向松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春秋初期,黄河沿岸各国往往“壅防百川,各以为利”。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主持诸侯会盟,盟约中有“无曲防”的规定,即禁止修筑危害别国防洪安全的堤防。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了
A.各诸侯国之间争霸非常激烈B.各诸侯国以农立国
C.齐王称霸后有效治理了黄河D.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
2017-09-09更新 | 332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D.分封制隐含着使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2016-11-27更新 | 166次组卷 | 48卷引用:广东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段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