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2021-06-08更新 | 20979次组卷 | 16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
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
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
2021-06-09更新 | 11383次组卷 | 87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水寨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考前预测(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686次组卷 | 258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周公东征后,再次分封异姓亲戚之国,封国大小不等,有的是畿内的采邑。它们广泛分布在中原地区内,与众多的旧国错杂在一起,其主要目的是
A.强化中央集权B.加强西周统治
C.促进民族交融D.维护同姓诸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5 .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书中指出:“严格地说封建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在符合这些要素的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中
A.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B.用森严的礼乐制度强化封建君主专制
C.血缘关系是维系国家统治的重要支柱D.小农经济是封君统治的主要经济基础
2020-12-27更新 | 769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田家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周灭商后,“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以藩屏周”;众“藩国”定期向周王纳贡,并奉命征伐。材料体现西周分封
A.为中央集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诸侯必须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C.有利宗族亲疏关系的逐步加强
D.使天子与诸侯政治隶属关系疏远
8 . 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材料表明“封建制度”
A.有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B.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
C.是西周稳固统治的重要途径
D.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9 . 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B.“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
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D.“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
2017-04-21更新 | 260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东梅州三校高二下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