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639次组卷 | 258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
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
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
2021-06-09更新 | 11298次组卷 | 87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2021-06-08更新 | 20866次组卷 | 16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起国家
4 . 分封制与西周王朝的兴衰关系密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初分封略表》

主要封国受封对象分封目的
姬姓贵族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姬姓贵族
姬姓贵族
姬姓贵族
功臣
先代贵族武王灭商之后,分封了对周人比较温顺并在商朝人中有影响的微子启,以此来统治商的遗民。

(1)结合材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受封对象有哪些?周天子为什么要分封这些人为诸侯?

材料二   “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大体就在黄河中下游的农耕文明区;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

——【日】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

材料三   西周分封制地图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信息,说明诸侯国对西周统治的巩固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四   王(注: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朝觐)。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3)依据材料三分析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的变化,指出变化导致的后果。
2020-07-2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衔接点01 分封制-2020年【衔接教材·暑假作业】初高中衔接历史(部编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注:周王之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征是
A.为巩固对周边统治B.体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C.以王族为分封主体D.消除了诸侯割据的可能
2020-07-2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衔接点01 分封制-2020年【衔接教材·暑假作业】初高中衔接历史(部编版)
6 . 《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该材料主要反映分封制的相关信息是
A.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B.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C.分封制依据的主要标准D.分封制带来的结果
2020-07-2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衔接点01 分封制-2020年【衔接教材·暑假作业】初高中衔接历史(部编版)

7 . 材料 周初分封以后,周朝将国家分为一系列政治单元,包括王畿和被分封的各诸侯国。在每个单元中,又有国与野之别。被封者率本族族人到达封地后,要建立一个名为“城”的军事据点(后来通常成为封国的都城),逐渐由点向面扩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这种城(包括其近郊)也被称为“国”,“国”以外的广大田土则称作“野”。国、野的居民分别称为国人、野人。国人是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成员,其上层即贵族。占国人大多数的下层成员皆属于平民,他们被置于宗法制控制之下,有自己的职业并承担军赋和当兵作战的义务。遇有“国危”“国迁”和“立君”等重大问题,国君要征询国人的意见。野人是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包括殷商等古老部族的后裔、周边民族成员及流亡人口等,他们原有的社会组织得到了保留,在贵族统治下虽受到较强的人身束缚,但身份不同于奴隶。作为井田制下的农业劳动者,野人以助耕公田的方式为国家负担劳役。从春秋时期开始,国野制出现破坏迹象,国人和野人逐渐合二为一,成为专制政权下的编户齐民

——据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国野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国野制度的积极作用。
8 . 天子有天下谓之天下,诸侯有国谓之国。然有国者不可以称天下,有天下者或可以称国。故诸侯谓之邦国,天子谓之王国。该材料主要说明
A.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B.周天子通过神权强化王权
C.分封制与宗法制内在联系加强D.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等级森严
9 . “良夜骊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姒笑一场。”诗中体现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世袭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