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学者认为夏已设官职,其史料依据是(     
A.文献记载B.甲骨卜辞C.竹简木牍D.青铜铭文
2 . 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是中华文明兴起的典型代表。以下属于夏文明成就的是(     
①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②夏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③中央设行政、军事等机构与职官④干支纪日法是夏朝历法的最大成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下列遗址最有可能的是能体现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是(     
A.仰韶文化遗址B.二里头遗址C.殷墟遗址D.红山文化遗址
2022-08-15更新 | 1660次组卷 | 23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鑫高级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考古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些都城规模较大,其中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分化也比较明显。这反映了该时期中国
A.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建立起健全的祭祀礼制
C.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D.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2022-05-25更新 | 356次组卷 | 20卷引用:海南省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帝陵和炎帝陵是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千百年来到这里扫墓祭奠的人络绎不绝。这主要是因为
A.炎帝和黄帝创新了青铜技术
B.炎帝和黄帝被共尊为华夏始祖
C.炎帝、黄帝通过禅让制当上部落联盟首领
D.陵园山水环绕,林木葱郁,风景优美
6 . 《三字经》中说:“夏传子,家天下。”这表明
A.夏朝已经出现分封制B.夏朝实现了天下为公
C.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D.夏朝建立了封建制度
2021-09-27更新 | 255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川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陶寺遗址发现于山西襄汾陶寺村南,距今4300--4000年,是中原龙山文化代表性遗址,该遗址发现墓地有一千多座,可以分为大、中、小型,墓葬呈现出鲜明的等级分化,大墓墓主使用木棺,棺内撒朱砂,随葬品精美丰富;小墓随葬品很少,有的甚至一无所有。由此推断(     )
A.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B.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C.“公天下”到“私天下”的局面形成D.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受到挑战
10 . 《礼记》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
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19-08-24更新 | 558次组卷 | 31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