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古代文献对“万邦”时代的相关记载。这可以用来说明,“万邦”时代(     
记载出处
(大禹)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庄子·天下篇》
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
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及汤之时,诸侯三千《战国策·齐策四》
黄帝时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居七千。天下名山八,而三在
蛮夷,五在中国
《史记·封禅书》
A.奠定了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B.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
C.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D.出现了家国同构的治理模式
2 . 考古发现,山西陶寺遗址有大、中、小三座城址,分布有宫殿区、大型礼制建筑区、祭祀区、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区、公共墓地和一般平民居住区。这可以佐证(     
A.国家形态初步显现B.多元一体特征凸显
C.工商食官制度形成D.礼乐制度趋于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帝喾“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明鬼神而敬事之”。这反映出部落联盟首领需要(     
A.拥有沟通人神的能力B.承担专职的宗教事务
C.通过垄断祭祀权立威D.具有知远察微的谋略
4 . 五帝时代指的是古史传说中夏代以前的中国上古时代。根据文献记载,“五帝”的提法当始于西周或春秋时期,目前所见关于五帝时代的文献都在晚商以后。东汉的《越绝书·宝剑篇》记载:“赫胥(黄帝之孙)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官室。”这表明(     
A.先民对远古时期记载丰富B.五帝时代与考古学发现已经相互印证
C.古史记录系统的周密完备D.传世文献提供了五帝时代存在的可能
5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对两则材料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年代久远真相难以还原B.材料记载互相矛盾均不可信
C.启承禹位应是历史事实D.均认为“家天下”由此开始
6 . 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遗址,在空间上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古城还有祭坛、贵族墓地、手工业作坊等处。良渚先民创造出一套包括玉璧、玉琮、玉钺在内的玉礼器系统。据此可知,当时可能(     
A.青铜铸造技术成熟B.形成国家初始形态
C.氏族制度不复存在D.进入早期国家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史载,在原始社会末期的“三皇五帝”时期,存在着一种“政治美德”,有人称其为政治行为的“童话”,亦称“柏拉图式的理想国”。这一“政治美德”指的是(     
A.传位贤者B.王位世袭C.阶级平等D.直接民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就存在一个“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三皇五帝”说法不一,事迹也多由神话传说构成,但《周礼》《史记》等古代史书均有记载。这一古史系统(     
A.证明三皇五帝确实存在B.是我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象征
C.说明君权神授源远流长D.是先民创造历史轨迹的反映
2022-11-24更新 | 410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考古工作者陈述: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主干道路网络是此次考古价值最大的发现,该遗址中心城市的规划符合《吕氏春秋·慎势》所载“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规划原则,是后世中国都城布局的祖型。由此可推断这样的布局(     
A.体现了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B.目的在于增强文化凝聚
C.形成了执政集团的高度集权D.反映了严格的社会分层
10 . 被尊祀为中华“人文初祖”的黄帝,在殷商甲骨文中,没有找到记载;《山海经》里只是诸帝之一,到春秋战国被定于一尊。春秋末《国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由此可知,黄帝传说的发展(       
A.有利于华夏认同,政治走向集权B.表明黄帝时期具备了国家初始状态
C.可用于研究同源共祖观念的发展D.反映了古代中国氏族社会生活情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