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材料三   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摘编自《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哪一种制度?写出一位由这一制度选举出来的部落联盟首领。
(2)材料二中“天下为家”是指哪一制度代替了材料一中的“选贤与能”?这一制度是哪个朝代开始出现的?
(3)根据材料三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
2020-10-21更新 | 571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关于启的继位,出现上述不同说法的理解错误的是
A.历史记载具有复杂性、多样性
B.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C.禅让制在禹的时代仍有很大影响
D.《史记》的记载比《战国策》更可信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下列关于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者是夏部族的禹B.世袭制开始代替了禅让制
C.形成了一套国家治理体系D.夏朝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统治
6 . 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即位后不敢明目张胆地将位置传给启,他先举荐培养了皋陶,因皋陶早卒,禹又举荐益作为接班人。禹死后,益让位禹之子启。这说明当时
A.受禅让制的影响B.开始实行察举制
C.禹仍然维护禅让制D.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7 . 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发明了许多生产工具与耕作方法。这些传说
A.可作为原始农业产生的直接证据B.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凭空想象D.能证明炎帝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考古学证明,距今约5000年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时期,万邦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这反映了
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B.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
C.古代中国天文学非常发达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
2020-06-11更新 | 1112次组卷 | 33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春季联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国语.鲁语》记载:仲尼曰:“丘闻之,普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这表明
A.禹实行独裁专制B.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王权已出现雏形D.禹对地方直接控制
2020-05-25更新 | 520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考古学家夏鼐指出:“有的学者认为,小屯殷墟文化,代表中国最早的文明,是中国文明的开始。如果真是那样,中国文明简直就像传说中的老子,一生下来就长出白胡子了”。作者意在说明
A.商代是中华文明的开端B.中华文明的起源模糊不清
C.中华文明起源争论激烈D.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