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神话传说及民族学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考古学家夏鼐发表的《碳十四测定年代和中国考古学》把中国远古文明分为七个区域。据此可知
A.神话传说完全符合真实的历史B.历史研究必须依赖考古发掘
C.中国文化的起源具有多元特点D.中国文化华夷之辨根深蒂固
2 . 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类型为主的遗址,确切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和气势恢宏的宫殿,根据发掘的成果来看,陶寺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形成了特权阶层。据此可知,当时
A.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B.开始产生贫富差别
C.进入奴隶社会鼎盛时期D.已进入传统农耕社会
2020-01-05更新 | 768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尽管“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经证明了夏朝的存在,但国外和国内仍有相当的历史学者怀疑夏朝的存在,因为至今尚未发现象商周那样用甲骨文、金文来记录的当时的史实史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

——摘自《竹书纪年》

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

——摘自《尚书·君奭》

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

——摘自《山海经·海经·海内南经》

材料二 二里头遗址



(1)你认为夏朝是否存在?请说明你的理由。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考古史料和历史文献在上古历史研究中的认识。
2019-11-06更新 | 330次组卷 | 4卷引用:新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随堂练习
4 . “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上述信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禅让制形成
B.王的出现
C.早期国家诞生
D.世袭制的确立
5 . 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史上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历史事实反映了
A.不断变化的人才标准
B.不断变迁的统治模式
C.不断改变的社会形态
D.不断趋向文明的历史进程
6 . 关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商朝→夏朝→西周
B.夏朝→商朝→西周
C.商朝→西周→夏朝
D.西周→商朝→夏朝
2019-10-16更新 | 646次组卷 | 13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综合练习题
7 . 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
A.元谋人牙齿化石B.半坡聚落的遗址
C.后母戊青铜方鼎D.司马迁的《史记》
8 . 2019年4月5日,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台湾中视、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举行中华大祭祖现场直播,这是祭拜
A.蚩尤B.炎帝C.黄帝D.大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