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5 道试题
1 . 历史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观察下面示意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夏、商、周时期(     

A.政治的中心主要是在南方B.统治区域到达了珠江流域
C.青铜原料分布在黄河流域D.诸侯国都集中在都城附近
2023-01-13更新 | 680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五帝时代指的是古史传说中夏代以前的中国上古时代。根据文献记载,“五帝”的提法当始于西周或春秋时期,目前所见关于五帝时代的文献都在晚商以后。东汉的《越绝书·宝剑篇》记载:“赫胥(黄帝之孙)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官室。”这表明(     
A.先民对远古时期记载丰富B.五帝时代与考古学发现已经相互印证
C.古史记录系统的周密完备D.传世文献提供了五帝时代存在的可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距今3800—3500年的二里头遗址沿古洛河北岸呈西北—东南向分布,其中心区位于遗址东南部的稍高起的区域,包括宫殿区和宫城(晚期)、祭祀区、围垣作坊区和若干贵族聚居区等重要遗存。这一分布格局(     
A.可以认定二里头是夏朝的都城B.证实我国较早进入了阶级社会
C.表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当发达D.反映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特征

4 . 农学上,统计不同作物颗粒重量的术语是“千粒重”。据统计,粟米平均千粒重一般为2克米平均千粒重一般为16-34克。下表所示为1999-2006年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粮食占比。据此可推测二里头遗址(    

合计

粒数

11059

5687

1542

18288

粒数占比

60.5%

31.1%

8.4%

100%

A.稻米成为重要的粮食B.具备早期国家初始形态
C.存在来自南方的赋税D.出现较完善的社会分工
6 . 《史记·五帝本纪》中将部落首领黄帝、颛顼、喾、尧、舜合列为五帝。颛顼为黄帝之孙,喾为黄帝之曾孙,尧为黄帝之玄孙,而舜也与黄帝有血缘关系。司马迁意在(     
A.强调中华文化同源共祖B.为宗法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C.反映血缘政治源远流长D.适应集权政治的现实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
A.久远的历史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
C.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同一史实D.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
2021-09-12更新 | 1881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夏朝立国,开启了“家天下”局面。在政治制度上体现为(     
A.实行禅让制B.国事由占卜决定C.实行分封制D.实行王位世袭制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2020年4月4日上午,近300名在陕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代表齐聚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与在西安、台湾分别设立的视频连线点代表参加公祭典礼。此举是因为(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B.黄帝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发源地
C.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帝部落发展而来的D.黄帝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学者所写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如下材料:“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据此判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阶级的产生B.世袭制的确立C.王的出现D.早期国家的诞生
2021-10-09更新 | 1064次组卷 | 74卷引用:2014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