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根据古书所引《世本·作篇》记载,三皇五帝传说时代的一些创造发明有:伯余作衣裳,史皇作图,仓颉作书,鲧作城郭,尧作宫室,昆吾作陶,蚩尤以金作兵,巫彭作医……。这些又与现今的考古发明相参照。据此可以得出(     
A.英雄人物作用巨大B.文明社会略具雏形
C.史书所载真实可靠D.阶级分化日趋明显
2 . 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约4500年至2800年的古蜀文化遗址,该遗址出土的一些文物风格与黄河流域夏、商的文物风格具有相似性。下图分别是三星堆出土的铜尊和商朝的青铜尊,据此可以推断(     

     三星堆出土的铜尊                 商朝青铜尊
A.商朝内外服制影响四川地区B.古代中国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C.当时部落联盟之间战争频繁D.巴蜀与中原地区存在文化交流
3 . 1999年,在学术界的努力下,学者们成功释读了大多数二里头陶文中的刻画符号,其中绝大多数与其后的甲骨文相对应(如表所示)。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二里头陶文与甲骨文对照表
      
A.夏朝文化的历史遗存甚为丰富B.二里头陶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C.二里头陶文是中国文字的源头D.甲骨文是文字衍化发展的结果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神话的内容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时自然与社会的真实状况,神话的传播反映了时人的精神愿望。对于缺乏文字的历史时期,今人通过考古实物和遗址的发现来推测远古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和习俗,而神话故事同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先民的生活。在文字产生以后,通过前人对于神话传说的追记以及对同一神话故事不同版本内容演变的溯源,我们可以推知重大事件的概况、了解先民的思想情感和愿望。神话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洪水神话、创世神话、感生神话、帝王神话等。

洪水神话,以女娲补天为例,《论衡·谈天篇》中所载:“儒书言:共工与颛顼争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

符命神话,以《宋书·符瑞志》为例,符命神话或者表现为以帝王身体为载体的感生、相貌异象、异事等帝王神话,或者表现为以自然异象或谶言为载体的一般符命神话。《符瑞志》以刘歆的新五德终始说为理论依据,以神化历史时期重要文化、政治人物为手段,旨在论证“禅让” 是历史演进、王朝更替的合理选择,进而证明出生寒门却取代东晋的刘裕所建的皇朝具有历史合法性。

——摘编自吕晨晖《浅谈中国神话传说的史料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释文中两则神话传说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神话传说产生与传播的原因。
2024-05-14更新 | 29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掌管天文历象官员),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观测天体运行),敬授民时。”这说明当时(     
A.形成成熟官僚体系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C.原始农业初步发展D.早期民本思想出现
6 . 有学者认为:历史是真相的史诗,然而它却必然出自人手。又有学者指出:在先秦古籍中,舜继尧、禹继舜是没有不同说法的。但是对于这种传承的方式,儒家和墨家认为是依据选贤举能的原则,是禅让;而法家和古本《竹书纪年》则说成是争夺,是斗争。上述材料旨在说明(     
A.历史撰述者应该抛弃个人的价值观才能做到客观
B.我们今天知道的历史是经过前人筛选之后的结果
C.同一事件不同的记载在于撰述者选取的证据不同
D.区分事件的“历史”与记载的“历史”是必要的
7 .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考古人员在豫西进行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有生产工具刀、锛、凿等;武器戈、威、鏃等;乐器铃等;玉器数量丰富,风格独具,器形有圭、璋、琮、铖、刀和柄形饰等,多为礼器。该遗址出土的器表明
A.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B.手工业产品以人们日常生活用品为主
C.礼乐制度的形成D.古代国家的建立
8 . 据传说,夏禹治水,巡行天下,曾在会稽山(浙江绍兴)大会诸侯,死后葬于会稽。夏王少康封庶子于越,以奉守禹之祀。夏朝末代国王桀被商汤打败后,奔走至南巢(安徽巢湖)之山而死。这些传说(     
A.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B.反映了夏商对周边文化的吸收
C.体现了中原华夏文化的南渐趋势D.可以佐证夏朝统治区域的扩大
2024-01-10更新 | 257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三星堆青铜造像群展现出了浓郁的古蜀特色,其中出土的青铜尊等器物以及玉石器中的璋、戈等形制具有明显的中原制造工艺的痕迹。这体现出
A.三星堆文明具有独立的起源B.华夏文明多元交融的特点
C.青铜铸造业成为手工业主导D.中原经济处于领先的地位
2021-05-23更新 | 477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1届高三高考前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水英雄,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通过十数年对黄河、淮河、长江等河流的治理,使他受水患之苦的百姓逐渐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经法的发展。大禹堪称中国古代圣王的典范,所以“禹劳天下,而死为社”,成为了古代社会的社稷之神、国家之神,得到了历代王朝的册封与祭祀。从秦朝到明清,对大禹的官方祭祀和民间崇拜规格越来越高。国家的宜教及大禹信仰官方地位的确立,进一步促进了地方信仰的发展。在主要的江河湖畔,尤其是黄河、京杭运河沿岸分布有大量禹王庙宇。明清时期,湖北、湖南两省商人往往在异地修建禹王宫,作为商业会馆,用以贸易交流、祭祀神灵、联络乡情,增强本省商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大禹已成为华夏民族坚忍卓绝、勤恳不息、尊重自然、艰苦奋斗精神传承的典型代表,至今仍在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摘编自郑民德《大禹治水:历史变化中的国家信仰与社会崇拜》


根据材料提供信息,围绕“大禹崇拜”,自拟一个具体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9-08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