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考古人员在豫西进行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有生产工具刀、锛、凿等;武器戈、威、鏃等;乐器铃等;玉器数量丰富,风格独具,器形有圭、璋、琮、铖、刀和柄形饰等,多为礼器。该遗址出土的器表明
A.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B.手工业产品以人们日常生活用品为主
C.礼乐制度的形成D.古代国家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三星堆青铜造像群展现出了浓郁的古蜀特色,其中出土的青铜尊等器物以及玉石器中的璋、戈等形制具有明显的中原制造工艺的痕迹。这体现出
A.三星堆文明具有独立的起源B.华夏文明多元交融的特点
C.青铜铸造业成为手工业主导D.中原经济处于领先的地位
2021-05-23更新 | 477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1届高三高考前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3 . 2021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成都召开,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据研究,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学界长期以来寻踪夏文化的重点考古遗址)出土的资料中,都有玉质礼器牙璋,在陶器方面都有封口盉、敞口瓠、高柄豆等。据此推断,当时两地
A.礼乐制度都非常完善B.经济发展水平齐平
C.手工技艺领先于世界D.文化之间互动交流
2021-11-14更新 | 656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载,启是夏朝第二位君主。下表为古代文献中关于启的部分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
记载内容文献
禹……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战国策·燕策》
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天用弗式《墨子·非乐》
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孟子·万章上》
A.儒家对启品德的颂扬值得商榷B.启在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
C.古人对启改变传统的争议颇大D.启是沉湎享乐的昏庸君主
5 . 夏朝的领土范围大致东起豫东平原,西至华山,北起济水,南达淮河;商朝的疆土东至海滨,西达今陕西,北至今河北,南至今湖北,比夏大了许多;西周的疆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至长江,是三代最大的。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B.民族认同的重要性
C.西周王朝完成了国家统一D.华夏族形成的过程
2021-04-15更新 | 394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中卫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据此,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
A.帝禹之子启通过合法的手段继位B.《史记》比《战国策》的可信度高
C.可以确定“禹死后,其子启继位”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暴力争夺的结果
7 . 如图是河南巩义出土的“河洛古国(距今5300年前后)”中9个陶罐模拟的北斗九星天文遗迹。北斗九星作为帝王象征,凸显礼制和文明的现象,被后世夏商周王朝文明所承袭传承。该遗迹表明
A.早期都城建设趋向完备B.天人合一和早期王权出现
C.早期国家已经基本形成D.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
2021-03-03更新 | 372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东南合作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后人通过文献整理出的夏朝第11代君主至第15代君主世系图。据此可知,夏朝

注:图中横线代表直系血亲(父子)关系;每一纵列的君主辈分相同。
A.“家天下”的色彩浓厚B.兄终弟及现象普遍
C.权力交接强调“传贤”D.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9 .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中至少可以看出三波浪潮,第一波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良渚、石家河文明为代表;第二波发生在中国北方,以红山、石峁、陶寺文明为代表;第三波发生在中原,以二里头文明为代表。据此可知
A.当时文明已有早期国家特征B.中华文明是当时最先进的文明
C.中华文明是多元融合的产物D.三波文明浪潮间存在继承关系
2020-12-13更新 | 625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10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与此现象最为契合的结论是
A.历史事件难以还原真相B.史籍记载自相矛盾不可信
C.启承禹位应是历史事实D.“家天下”由此开始
2021-04-07更新 | 333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