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如表为中国新石器时期主要文化遗存简表(部分)。此表反映了当时(        
时间文化遗存主要区域表现
距今约7000—5000年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彩绘陶器,栽培粟
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陶器,玉器,种植粟
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种植水稻,养蚕缓丝

A.早期国家的形成B.工商业发展迅速
C.手工业领先世界D.文化多元且并生
2023-05-0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下图为牛河梁遗址中的积石冢,考古工作者发现冢群内部设有中心大墓、大墓、中小型墓、附属墓等,其中大墓的随葬玉器数量多、种类多、档次高。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     
   
A.阶级分化明显B.部落联盟出现
C.早期国家产生D.建筑工艺高超
2023-04-29更新 | 567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23·浙江宁波·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考古工作者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探明:陶寺大墓的随葬品一般都有一二百件,包括由彩绘(漆)木器、彩绘陶器及玉石器组成的成组家具、炊器、食器、酒器、盛贮器、武器、工具、乐器和装饰品以及以猪为主的牲体等等。这些随葬品的出土可以佐证陶寺遗址(     
①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
②存在体现“尊卑贵贱”的现象
③最早出现了原始手工业
④随农耕和定居生活出现畜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4-14更新 | 457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1
2023·浙江台州·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的“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应增加“玉石时代”,这是中国历史特有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中首领“惟玉为葬”“以玉为礼”,各不同区域文明中都有大量玉器出土,较为复杂的玉器组合只出现于大型石棺墓内。由此可见,“玉石时代”中华文明的特征是(     
A.从事渔猎采集,过着原始群居迁徙生活
B.阶级分化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C.地域分布广泛,奠定多元一体政治格局
D.崇尚敬天保民,逐渐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2023-04-14更新 | 884次组卷 | 18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1
22-23高二下·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内蒙古庙子沟遗址距今约5500年至5000年间,共发掘房址50余座,出土复原各类陶器700余件,出土较完整的石器、石环、玉器、蚌螺串纹装饰品等千余件,遗址内村落布局井然有序,房址成排,坐西朝东分布。该遗址反映了我国(     
A.独具特色的龙山文化B.原始居民稳定生活情景
C.远古彩瓷的高超技艺D.北方畜牧业的发展进程
2023-04-11更新 | 93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1
6 . 近年来,考古学家在良渚古城发现大量稻作农业遗存,如茅山遗址古稻田有整齐的田埂、道路和灌溉系统,是规划和修整的结果;莫角山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炭化稻米,经过科学的计量换算,稻米在炭化之前的总重约达13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包括(     
①良渚是水稻种植的最早起源地   ②农业生产已成为主要经济活动
③稻作农业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   ④农业生产为文明发展奠定基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4-08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3·浙江杭州·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下图是山西襄汾陶寺城址示意图。该古代文明(       

①是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       ②最早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③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04-08更新 | 288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是一处有居址、墓地、祭坛、围壕、作坊及大型红陶块堆积区(预测为宫殿或公共建筑)的中心聚落遗迹,累计出土文物3000多件,其中玉器1200多件,典型文物有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大的石钺和玉璜,还有龙首形玉器、龙凤玉璜、碳化粳稻和籼稻及陶器。对图文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遗址功能分区表明商品经济繁荣B.当时手工业的发展水平超过农业
C.实证中国玉文化的起源与多样性D.有助于研究用玉礼仪及文化传承
2023-04-01更新 | 30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河姆渡遗址保留了大量栽培稻谷遗存,据推测堆积层稻谷的重量在120 吨以上,出土的一件陶釜内还残留着锅巴。遗址中有270多件大型动物肩胛骨制成的农具,还有大量木建筑构件以及一座长达23米的干栏式长屋。这表明(     
A.河姆渡是中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
B.河姆渡人已具备了一定的定居条件
C.精耕细作的稻作农业技术体系形成
D.长江流域的农耕水平高于黄河流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20年5月,河南巩义“河洛古田”重大考古成果发布。在这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许多出土器物中包含其他古文化的因子:如折腹鼎、陶背壶等文物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拥有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的要素。这体现了(       
A.最早的国家正式形成B.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C.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023-02-27更新 | 346次组卷 | 5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