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五千多年前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伟大成就,也是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典范,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良渚古城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属于夏文化的遗存②已有私有制产生的实证
③出土了精美的玉器④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1-10更新 | 4288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考古资料显示,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遗址的数量较此前旧石器时代遗址明显增多,并且分布得异常密集,呈显出区域性人口的突然大幅度增长。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当时(       
A.氏族公社尚未产生贫富分化B.稻作农业的快速发展
C.长江流域各邦国的规模较大D.定居使生活渐趋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近年来,在章丘焦庄、桓台李寨、广饶五村等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中均有玉石制品出土,常见制品有镞、璇玑、三角形器、环、璧等,大致可分为工具和装饰品两类,且多为贵族穿着和祭祀用器。学者研究认定其制品工序一般为:选材→成坯→琢制成形→局部加工(如穿孔等)。据此推知,该地区当时(     

A.区域联系趋于频繁B.玉石文化已初步显现
C.阶级对立日益严重D.手工业农业开始分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代替。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黄帝、炎帝等大型部落,两大部落又进一步结合成为炎黄部落联盟,黄帝和炎帝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材料意在说明(     
A.中原文明占据主导B.早期国家雏形产生
C.多元一体发展趋势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2023-05-16更新 | 446次组卷 | 3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我国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对“龙”形象的塑造,如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圆雕玉龙、浙江良渚出土的龙首纹环、河南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等。它们的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具备了“龙”形象的基本元素。这反映了(     
A.原始先民的华夏认同B.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
C.奴隶社会的精神诉求D.手工技艺的高超精湛
7 . 如图是红山文化玉猪龙与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龙,从原始龙图腾崇拜的相似之处,可反映出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起源格局B.红山文化决定殷商的图腾崇拜
C.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频繁D.红山地区成为殷商王朝的方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
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C.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
D.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2020-01-20更新 | 1831次组卷 | 80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遗址,在空间上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古城还有祭坛、贵族墓地、手工业作坊等处。良渚先民创造出一套包括玉璧、玉琮、玉钺在内的玉礼器系统。据此可知,当时可能(       
A.青铜铸造技术成熟B.形成礼乐制度
C.氏族制度不复存在D.出现早期国家
2022-08-15更新 | 424次组卷 | 46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墓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主要反映了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B.私有制的产生
C.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D.国家开始形成
2020-07-16更新 | 1738次组卷 | 53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