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华夏王朝文明的开启就在二里头时代,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它在内部高度发展的同时,向四围发射出超越自然地理单元和文化屏障的强力冲击波。显然,更大范围的这种文化的远播,不是靠军事推进和暴力输出,而是凭借其软实力的巨大张力。”该学者意在说明(     
A.二里头时代是华夏文明的最早形成期B.中国王朝不借助于武力征服实现统一
C.“中国”是地域与文化结合的复合概念D.华夏文明明显优越于周边的其他文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对这两段记述理解最准确的是(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禹废除家天下政治制度
C.益主动将王位让给了启D.记录有出入历史无结论
2022-09-05更新 | 737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为春秋时期秦公簋(古代食器,也作礼器)铭文,内容显示秦公先祖追随大禹,为大禹治水建立功勋,“虩事蛮夏”,为夏王朝鞠躬尽瘁。该文物
A.证明夏朝已有成熟文字B.是秦统一六国的历史依据
C.可用以论证夏朝的存在D.反映出秦国谨遵礼乐制度
4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自禹、启以来,中国古史上已有中央共主传世相承千年之久。虽王朝有夏商之别,政治演进,则仍是一脉相承。这表明当时(       
A.中央集权制度源远流长B.早期国家发展呈连续性
C.分封制成熟于夏商时期D.夏商周帝王系一脉相承
2022-04-22更新 | 1595次组卷 | 26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福建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
A.久远的历史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B.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
C.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D.启的继位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2022-01-01更新 | 616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莆田锦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这反映了
A.先秦文献的可靠性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
C.考古发掘的重要性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
2021-11-09更新 | 1331次组卷 | 4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青铜器作坊遗址,有青铜礼乐器、青铜近战兵器铜渣坩埚碎片等出土。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B.自然经济古据经济主导地位
C.金属器具已经在社会生活中应用D.青铜器质量受到国家的重视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9 . 自启继承禹王位始,王位世袭制下的政治权力交接方式发生改变,即以血缘亲疏为基础,王权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据此可知,王位世袭制
A.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发展B.阻碍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发展
C.与宗法血缘的关系密切D.避免了王位传承中的夺权现象
10 .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中至少可以看出三波浪潮,第一波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良渚、石家河文明为代表;第二波发生在中国北方,以红山、石峁、陶寺文明为代表;第三波发生在中原,以二里头文明为代表。据此可知
A.当时文明已有早期国家特征B.中华文明是当时最先进的文明
C.中华文明是多元融合的产物D.三波文明浪潮间存在继承关系
2020-12-13更新 | 623次组卷 | 2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