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国语》《墨子》《竹书纪年》《史记》都有关于夏朝的记载,但殷墟数十万甲骨文片中都没有提到夏朝,而“二里头文化遗址,又明确了商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只是没有带文字的文物出土证明是“夏”,经综合考证,考古学家认为,可以证明夏朝的存在。这说明(     
A.史料的多元性有助于推动史学研究的发展B.文献史料由于其主观性影响对历史的解读
C.历史研究需要实物史料佐证才具有科学性D.科学地进行考古研究一定能证明夏朝存在
2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对两则材料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年代久远真相难以还原B.材料记载互相矛盾均不可信
C.启承禹位应是历史事实D.均认为“家天下”由此开始
3 . 《竹书纪年》记载:“自禹至桀十七世,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尚书·多士》记载:“殷革夏命。”20世纪50年代末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这为夏朝的存在提供了考古学依据。这说明
A.文献记载是历史解读的必要依据B.考古是探寻历史真实的唯一途径
C.考古发现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缺失D.考古发现可以与文献记载相互佐证
4 . 石峁遗址(约公元前2300年一公元前1800年)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晚期城址,面积达4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皇城台”是该遗址大型宫殿及高等级建筑基址的核心分布区,遗址内的大型基葬中出土陶、石、骨器千余件,一些基葬还出现了人殉的情况。对石峁遗址解读正确的是(     
A.多元一体的格局已形成B.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
C.仍处于旧石器时代阶段D.社会生产分工日趋细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禹并没有遵循禅让制传统传位于益B.启最终成为禹的继承者,开启“家天下”
C.益因为血缘关系失去继承王位资格D.《战国策》成书更早,所以记载更可信
2021·河北保定·一模
6 . 上古时,神主宰人类的命运,需要负责与神沟通的专职人员——巫觋(xi)。随着长期与鬼神的沟通,巫觋职权被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强调要根据典籍学习整理神示,并根据历史经验解读,逐渐发展成为史官。史官逐渐发现了与人关系紧密的物候和天象有规律可循。材料中史官的出现
A.基本消除神权思想对民众的束缚B.体现了人类主体意识的觉醒
C.利于唯物思想长期占居主导地位D.助推我国科技长期繁荣发展
2021-04-19更新 | 534次组卷 | 7卷引用:高频考点02从部落到国家 -【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一辑)(全国通用)
20-21高三上·天津红桥·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据此,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
A.帝禹之子启通过合法的手段继位B.《史记》比《战国策》的可信度高
C.可以确定“禹死后,其子启继位”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暴力争夺的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