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1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发布最新考古成果称,地处蔚汾河与黄河交汇处的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碧村遗址,距今约4200年至3800年,该遗址是一处具有内外双重城墙的石城聚落。碧村先民借助遗址南、北、西三面环河临沟的天险,在遗址中部、东部各修筑一道城墙及城门,控制通道。外城门形制规整,结构严密,具有明显的防御性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秦时期(     
A.注重血缘的宗法制度B.日益严峻的部落纷争
C.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十分明显的阶级对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二里头出土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材料说明二里头遗址(     
稻米粟米黍米合计
颗粒数1476813883224830899
千粒重(克)1627
折合克数236.28827.76615.736279.79
粒数占比47.8%44.9%7.3%
重量占比84.5%9.9%5.6%
A.原始农业水平领先其他文明B.是中国水稻和粟米的发源地
C.气候条件比当代温暖湿润D.原始农业以旱地作物为主
2023-10-25更新 | 361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韩非子·五蠹》篇说:“禹之王天下也,身执未重以为民先。”《论语·泰伯》篇说:“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汕’。”《孟子·滕文公》上篇记载:“夏后氏五十而贡”这可以说明夏朝(     
A.统治者具有敬天保民思想B.社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
C.精耕细作农业体系已出现D.施行仁政以建立统治秩序
4 . 下面为夏朝世系示意图。读图可知,夏王朝实行(     
A.宗法制B.嫡长子继承制C.世袭制D.分封制
2023-10-21更新 | 72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考古发现,三星堆目前出土的青铜器约有一吨,这些青铜器的铸造需要上千吨的铜矿材料。而科学研究显示,其中部分铜矿材料是千里之外的江西瑞昌铜岭矿冶遗址产出的。这一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区域联系的增强B.长途贸易的兴盛C.殷商文化的扩展D.冶金技术的进步
6 . “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权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之一是(     
A.根据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体制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贵族政治色彩浓厚
7 . 有学者认为,上古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再到“皓月凌空”的三个不同阶段。其中与“满天星斗”相符合的是(     
A.原始人群B.邦国林立
C.早期国家基本形态D.大一统帝国
2023-10-14更新 | 162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中学、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呈贡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在古文献中,记录有这样的传说:神农“作来耜,教天下种谷,立历日…… ”这一传说(     
A.没有来源完全不可信B.含有原始农业的信息
C.反映了私有制的出现D.与考古发现完全一致
9 . “天下为公”原指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后来被“家天下”取代。这一变局始于(     
A.大禹——禅让B.周武王——分封
C.夏启——世袭D.秦始皇——皇帝
10 . 孟子的学生万章说”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此时距离夏启建国已经一千七百年了。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深入人心B.禹因道德衰落而传子
C.夏启建国之路艰难D.新旧制度更替阻力大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