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商鞅变法的目标是为了大国崛起,而生活在这场崛起运动下的秦国民众反而与这个冷冰冰的国家越来越对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然列国环伺,时相侵凌,非有富强之国力,则亦无以自存。商子曰:“国之所以重,主之所以尊者,力也。”……务力之方在使民致身于农战之二事,而此外与二者无益或有害者皆在抑止之列。……几乎欲举一国之学术文化而摧毁扫荡之,使政治社会成为一斯巴达之战斗团体(军事史上著名的战斗团队之一)。此则其独到之见解,亘千古而鲜匹者也。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就这样爆发了。

——北师大版教材

材料三   二世继承秦始皇,沿袭不改,残暴凶虐,加重祸患……秦国强盛时,法令繁密,刑罚严酷,天下震恐。到了它衰落时,百姓怨恨,天下叛离。

——《过秦论》译文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此则其独到之见解”的内涵及形成的背景,分析“亘千古而鲜匹者也”的影响。
(2)据材料二、三,分析“下雨耽误了戍期却要依据法律问斩”这一处境说明了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秦法”的认识。
2020-01-1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整顿吏治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材料:

材料一上开公利而塞私门,以致民力,私劳不显于国,私门不请于君。……今恃多官众吏,官立丞、监。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国之大臣诸大夫,博闻、辨慧、游居之事,皆无得为,无得居游于百县。

——《商君书》

材料二鞅新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於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及(秦国)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荀子·强国》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商鞅为整顿吏治采取了哪些措施。(不得摘抄原文)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商鞅是如何解决官员违法问题的。

(3)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吏治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吏治建设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