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战国时期,赵国的赵烈侯任公仲连为相。公仲连“选练举贤,任官选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深得赵烈侯的信任。与公仲连这一做法相一致的思想学派是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
2020-08-02更新 | 24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描绘了轴心时代中国文化的绚丽画卷。下列言论与“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主张属同一学派的是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贤者奉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出自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
2020-07-02更新 | 121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6月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4 .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先秦诸子关于政治、社会方面的意见,是各有所本的,而其所本亦分新旧,依我看来,农家所本最旧,这是隆古时代农业部族的思想;次之,是游牧好侵略的社会的反动,又次之,所取法的是夏朝,及阴阳家又次之,这是综合自上古至西周政治经验所发生的思想,最新,是按切东周时的政治形势所发生的思想。”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指的是
A.法家,墨家,儒家,道家B.道家,墨家,儒家,法家
C.墨家,道家,法家,儒家D.墨家,道家,儒家,法家
2020-06-28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春秋以前,“子”原为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士的社会地位提高,著书立说和聚徒讲学之风兴起,“子”便成为著名学者和老师的尊称。以下关于诸“子”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节葬”、“节用”
B.孔子主张“仁”与“礼”,“礼”是其思想的核心
C.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创始人,“以自苦为极”
D.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主张“天行有常”
2020-05-28更新 | 186次组卷 | 22卷引用:浙江省浙北G2(湖州中学、嘉兴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以下对各学派描述匹配正确的是
①未能事人,焉能事鬼?②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③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④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A.儒;墨;法;道B.墨;法;儒;道
C.儒;法;墨;道D.道;法;墨;儒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诸子中的“子”的称呼,在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流行。它有两种意义,称人时意义是“先生”,称著作时意义是“全集”。只有李耳,据说因为他太老了的缘故,特别尊称他为“老子”。以下关于诸子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宋国,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B.孔子主张“仁”与“礼”,“礼”是其思想的核心
C.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创始人,推崇夏朝的政治
D.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主张“天行有常”
9 . 战国时,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墨子认为应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些思想相通之处是,都主张
A.君主专制B.实行仁政C.以德治国D.国家统一
2020-01-07更新 | 568次组卷 | 39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浙江师大附属东阳花园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墨子·公孟》中举出儒家“足以丧天下”的诸多情形: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浪费了人民的财富和精力;强调音乐,造成同样后果;相信前定命运,造成人们懒惰。这反映出(     
A.儒学不受当政者重视的根源B.墨家代表下层平民的立场
C.儒墨两家的社会关注点不同D.墨子主张以礼治国的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