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穿有鼻环的牛尊

   
战国时的铁制农具

   
私田出现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们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新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和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并概括百家争鸣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思想对于儒家学说的最大发展在于开始探讨人性问题,并提出了性善论的主张。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具有道德意识,他称之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因为这种道德属性是善的,所以人性是善的。因此他肯定: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他所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观念更是后代志士仁人所遵循的道德标准。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北师大出版社)

材料二: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使苏格拉底 深为忧虑。他永无休止地和朋友们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即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考查一切已有见解,直至确立普遍公认的真理。他坚持认为,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从哪些方面发展了儒家学说,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
2023-09-23更新 | 70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各陈其说,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材料二   某中学七年级(1)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了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争论起来。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钱。”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生活委员:“不过扔几张废纸而已,用不着过多地妄加干预,犯点小错误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他们会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的。”


(1)根据材料一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观点分别蕴含了诸子百家哪三家学派的观点?
(3)战国时期哪一家的学说最受当时的统治者重视?为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