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公输盘助楚攻宋,墨子赴楚对公输盘说:“宋何罪之有?荆(楚)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这表明墨子
A.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B.欲借战争以扩大影响
C.支持孔子的仁义思想D.代表宋国士阶层利益
2 . 战国时,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墨子认为应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些思想相通之处是,都主张
A.君主专制B.实行仁政C.以德治国D.国家统一
2020-01-07更新 | 568次组卷 | 39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战国时期,选贤任能是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荀子)

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慎子)

材料二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贤”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
(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选贤任能主张有何意义。
2019-12-04更新 | 622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但又说“贵贱有序”。墨子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所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D.谈论的问题不同
2019-11-23更新 | 249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0年厦门理工学院附属中学高二文科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尚力、尚贤、节用、节葬”持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下列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一个主张“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主张“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A.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
C.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
D.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
2019-09-29更新 | 384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易中天先生曾对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学派的主张进行了总结概括。下表所列主张,按学派(儒、道、墨、法)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关注社会构造社会理想:平等、互利、兼爱
关注国家创造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关注人生树立人生追求:真实、自由、宽容
关注文化建立文化基础:仁爱、正义、自强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思想主张中与众不同的是
A.“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019-09-04更新 | 118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墨家为春秋战国时期之显学,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其“显”在于“兼爱”、“非攻”的政治活动上,而关注自然科学方面是不受统治者和群众欢迎的,甚至在墨家内部反对者也大有人在。材料说明了
A.墨家接纳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B.百家争鸣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C.墨学更受当时统治者的青睐
D.社会政治问题备受思想界的关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