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是描写劳动场景的上古短歌。《吕氏春秋》中所载“葛天氏之乐”中有“遂草木”、“奋五谷”、“总禽兽”等内容,用乐舞形式反映先民狩猎、牧畜和耕种等劳动生活的内容。该材料可以说明
A.生产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B.文学艺术与生产劳动紧密相关
C.文学艺术发展的基本历程D.文艺创作是对生产劳动的讴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诗经》“周颂”甚至包括“商颂”与“鲁颂”中的绝大多数是为了各种祭祀礼仪的需要而创作的诗歌。雅诗或是为礼乐需要而创作,或是创作之后被纳入礼乐文化系统。这表明《诗经》
A.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B.成为儒家的经典著作
C.揭示了礼乐制的弊端D.渗透着贵族政治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周代的采诗官每年春天深入民间征集抒写民情民愿的诗。“采诗,采取怨刺之诗也”。国家如没有重大的政德和军功事件发生,泛泛的歌功颂德作品被视为“下作”,不在征集采撷之列。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矛盾日益激化B.统治者高度重视民情
C.诗歌题材比较单一D.政治统治出现衰败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诗经》所记载的事件往往没有确切的地点、明确的时间,并缺乏严密的逻辑,但它依然可以反映出散落的历史真实。这表明《诗经》
A.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史学著作B.对战国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C.集中反映了儒家的思想观念D.源于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魏风·硕鼠》是《诗经》中的一首诗,它描写道:“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这些诗句
①反映了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   ②揭露了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现实
③句式较为灵活,借物抒怀,意境深沉   ④体现了质朴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楚辞》和《国风》的分别是先秦时期南北地方诗歌总集,但与《国风》所显示出来的不同地区间文化风格的一致性不同,《楚辞》却有着极强的地域性,这一差异主要源于
A.中央政治文化影响存在差异B.经济活动方式的不同
C.南北地理环境存在较大差异D.南北生活习俗的不同
2020-10-01更新 | 66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诗的首篇《关雌》属于“周南之歌”,是描述男女爱情的民歌。后世儒家认为,雎鸠是一种“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的水鸟,孔子之所以列其为首篇,是为了表明夫妻关系应专一和严肃。这种解读
A.维护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反映出周代宗族规则的内涵
C.体现了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
D.具有浪漫主义文学的符号性
2019-10-20更新 | 884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在世界诗歌中,公元前一千一百年到公元前七百年间,希腊荷马时代有《伊里亚特》《輿德賽》两部史诗,印度有《摩诃婆罗多》《那摩延》长篇史诗,多系写英雄人物,宗教色彩很浓。中国这一时期的伟大作品却是抒情诗,描写现实,并富有人情味,是比较清醒的。“中国这一时期的伟大作品”是
A.《诗经》B.《春秋》C.《论语》D.《离骚》
2020-10-1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这说明
A.《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B.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风格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2020-08-20更新 | 96次组卷 | 33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统计《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并赞美爱情的诗歌,例如《关睢》《兼䈔》等篇。而同时代的西方,智者学派也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重要命题。据此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所具有的共性是
A.民本思想
B.人文关怀
C.批判现实
D.仁爱至上
2018-05-20更新 | 183次组卷 | 2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