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孔子言论的漫画。


材料二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生努力不懈。他曾到宋国考察殷礼,到鲁国太庙考察周、鲁的礼仪典章制度,还向齐国乐官学习音乐。他去世前一天,还要求弟子将典籍拿到自己面前。

材料三   截至201812月,中图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汉语、孔子、中国连成一体,把中国的语言、文化,把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把中国的“友好”,传达向全世界各个角落,不分种族,不分国籍。


(1)指出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分别反映了孔子的什么观点?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2)据材料二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治学态度?记录孔子思想言论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3)据此,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出现“孔子热”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大武》以诗歌乐舞来表现武王克商的丰功伟业,作为周代的礼制,往往用于祭祀、庆典等活动。孔子对《大武》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予高度赞扬,但对其歌颂战争功绩的内容却有所不满,称其“尽美矣,未尽善也”。这主要表明,孔子(     
A.肯定商周鼎革的进步意义B.推行仁为核心的政治实践
C.要求恢复周制的政治理想D.重视发挥礼乐的教化功能
2023-02-03更新 | 718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2023届高三3+3+3诊断性联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思想体系,认为礼是自我完善的外在规范。荀子提倡“隆礼”,同时强调礼的作用是“别”,是“明分使群”,使社会成为有组织的群体;为了达到此目的,他主张以法入礼,严格上下伦理等级秩序。儒家这一思想的发展(     
A.符合社会转型的需要B.助推新兴地主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D.为礼乐制度的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2-10-15更新 | 1182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老子追求返璞归真,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韩非子强调“法”“术”“势”。上述思想(     
A.是社会转型的反映B.均得到不同诸侯国重视
C.具有明显人文精神D.发展成为传统主流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在谈到国家治理时,老子认为应该“损有余而补不足”;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注意改善劳动者的生活处境,农民“有恒产”才“有恒心”;荀子认为求国家之安的关键在于统治者“平政爱民”“轻田野之税”。这体现了他们(     
A.轻徭薄赋的理念B.提倡重视人民利益
C.为政以德的思想D.主张大力发展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抱朴子·诘鲍篇》:“囊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泛然不系(空泛而无束缚),恢尔自得,不竞不营,无紫(牵绊)无辱。”与材料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的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孔子主张修身,强调君臣、父子恪守各自的本分,循规蹈矩,彼此不得逾越。韩非子主张严明赏罚,强调君臣、上下、妻妾、嫡庶保持严格界限,各自都应安于本分。这说明孔子和韩非子共同之处在于(     
A.主张君权至上B.维护封建等级
C.意图匡正时弊D.重建周礼权威
2023-06-13更新 | 430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论语·八州》中记录了孔子这样一句话,大意是:“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遵守礼仪有什么用?”这反映出孔子(     
A.主张真诚地关爱他人B.认为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重视以行动去践行礼D.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渐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和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理念都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体现了人与自然存在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下列古代思想家的观点对此启发较大的是
A.孔子B.商鞅C.老子D.墨子
2021-11-12更新 | 308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