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2 . 据考古发现在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酒器,如陶尊、铜爵等,且成套用于随葬,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A.礼乐制度已经建立B.农业生产有所发展
C.阶级分化国家产生D.私营手工业的发达
3 . 《国语·齐语》:“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语言杂乱),其事乱。” 《史记·货殖列传》:“(越国范蠡认为)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平籴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这客观上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B.国家对经济有所干预
C.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D.抑商政策固化等级制
2020-11-11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搜集了下列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官府依然控制着商业B.隋唐时期为商业服务的柜坊问世
C.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明清时期出现了商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国时期,大商人白圭在年岁丰收时收进谷物,出售丝漆等物,在收获蚕茧时收进帛絮等物,而出售粮食,即所谓:“夫岁熟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白圭“取予以时”的做法
A.体现了政府对商业经济十分重视B.否定了以农为本的儒家经济思想
C.客观上调节了市场商品供求关系D.打破了商周以来工商食官的局面
2020-07-11更新 | 524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根据考古发现证实商代和西周墓葬中经常采用海贝作为随葬品,如殷墟妇好墓殉贝多达六千枚,可是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贵族墓葬中很少用贝作为随葬品。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B.分封制瓦解贵族没落
C.海贝的数量大量减少D.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2020-03-06更新 | 1312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3月第三次线上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早于孔子100多年的鲁国大夫减文仲,因为在国内“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妾织蒲”(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被斥为“不仁”的人。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殖(商业)也受到不安本分的指责。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
A.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
C.儒家反对商业活动D.新兴商人日益活跃
2021-10-06更新 | 482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6届江西红色七校高三上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书》中记载:“周垃,柳、七星、张之分野也。……至襄王以河内赐晋文公,又为诸侯所侵,故其分地小。周人之失,巧伪趋利,贵财贱义,高富下贫,熹为商贾,不好仕宦。”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A.周人维护分封制
B.西周商业繁荣
C.周朝的社会巨变
D.周人见利忘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晏子春秋》中的“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韩非子·说林下》中的“买椟还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推行重农抑商B.商业意识增强
C.社会转型加快D.经济管理规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管子》一书建议把“修道途,便关市”作为“输之以财”的重要方式之一。《孟子》记载宋国大夫戴盈之说:“(税率)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
A.交通改善便利了商业发展
B.区域性统一市场日渐形成
C.区域间长途贸易不断兴起
D.加大“关市之征”成为共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