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据《<战国策>书录》记载,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B.贵族世袭制遭到破坏
C.儒家思想受到冲击D.仁义观念影响到政治
2 . 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如表中历史信息概括最全面的是(     
时间人物事迹
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春秋时第一个称霸
公元前356年商鞅进行变法
A.文化遗存与文明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D.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3 . 会盟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政治活动,也是当时历史发展的重要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春秋》所见四类会盟活动统计简表

        鲁君
          


类别
隐公桓公庄公悯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总计
11183223318181831321527255
王臣与会(天子与诸侯)6111131115
诸侯与诸侯884112483645366
诸侯与卿大夫2431583151465571
卿大夫与卿大夫131341053939
总计1112722614152331181418191

——摘编自翟淑君《春秋时期的会盟问题研究》


(注:《春秋》采用鲁国纪年,其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14年即公元前481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春秋时期会盟的特点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4 . 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的局面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这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铁犁牛耕推广B.华夏文化认同C.百家争鸣形成D.礼乐制度崩坏
2022-01-13更新 | 257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学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华夏族发展壮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洛阳市伊川县发现东周时期某一戎王级大墓遗址



图一青铜礼器:具有同时期中原文化色彩 图二头蹄葬:具有西北戎族的丧葬习俗

材料二初平王之东迁也,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日: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秋,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

——《左传》


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一青铜礼器反映周代礼乐制度,该制度的实施是为了维护周代哪些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制度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途径。周平王东迁后,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上述史料对研究这一时期民族交融情况的价值。
2021-02-0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辉煌历史是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中国自古就有华夏与夷蛮戎狄(又称四夷)之分。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天下大乱,华夏与四夷的界限被打破,出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指中原)不绝若线”的局面。以齐桓公首霸为标志的春秋霸业,并没有真正做到“尊王攘夷”,周王室已无可挽救地衰落下去,一向被中原诸国看不起并被视为夷蛮的荆楚我行我素,早已独自称王,且鲸吞“汉阳诸姬”,饮马黄河,问鼎之轻重,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有学者认为汉文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原文化和南方荆楚文化的结合,是有道理的。老庄道家源于南方,而又产生出黄老无为思想。汉赋也明显受到楚辞的影响。

——摘自裘士京等编著《中国文化史纲》

材料二   国朝(元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远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

——摘自许衡《许文正公遗书》

材料三   在中华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建立了统一集权的秦王朝及之后的多个封建王朝,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中原文化,汉族的农耕文明和礼乐文化推动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另一个方面,少数民族在建立众多地方政权的同时,还建立了北魏、元、清等中央政权,少数民族文化源源不断给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养分,使之拥有活力。

——张甜甜《论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汉文化的特点并分析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行汉法”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化形成的特点及其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