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先秦时期,墨子主张“尚贤”,而孔子认为亲亲的重要性在尚贤之前;墨子强调“尚同”,孔子则认为政治、社会有阶级之分;墨子主张“兼爱”,孔子则认为爱有差等。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两者(     
A.道德观念的差异B.所处政治环境不同
C.政治立场的分歧D.政治思想完全对立
2022-09-08更新 | 1062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孔子的学生中既有将军、也有商人、农夫,甚至还有盗贼等。这种现象能够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A.为政以德B.仁者爱人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
3 . 就人际关系而言,“同”与“和”不是对立关系,并且常常是有着正向联系的。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本人就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话;孔子同样对于“同而不和”的“同”也是不赞成的。由此反映孔子推崇
A.“和而不同”B.“民以食为天”
C.“原则性的同”D.“崇尚礼乐教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商周历史文化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016-11-27更新 | 3391次组卷 | 135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