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如表为孔子的一些经济思想。由此可见,这些思想的基本要义是(     
治民观赋税观节俭观生态观诚信观货值观
居敬行简敛从其薄宁简毋奢取物有节无信不立待贾而沽
A.天下为公B.以民为本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
2022-08-27更新 | 182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 .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材料三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韩非子》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
(2)指出材料二、三中的老子、韩非子分别是哪一思想流派的代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时代背景。
2022-11-28更新 | 665次组卷 | 23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春秋时期的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战国时期的荀子则主张隆礼重法。春秋时期老子主张退回小国寡民的时代,而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则主张顺应民时、轻徭薄赋。思想领域的这种演变(     
A.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B.体现了思想家理想化的社会诉求
C.得益于儒道两家的融合D.集中体现了下层平民的内在要求
2023-10-14更新 | 468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6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这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道家的“辩证”B.儒家的“仁爱”
C.墨家的“兼爱”D.法家的“法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下列主张与该思想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为政以德”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隆礼重法
6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为政以德,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君主集权,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都(     
A.体现强烈的民本色彩B.彻底否定三代的治国理念
C.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希望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2023-10-17更新 | 224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表为孔子的一些经济思想。由此可见,这些思想的基本要义是(     

治民观

赋税观

节俭观

生态观

诚信观

货值观

居敬行简

敛从其薄

宁简毋奢

取物有节

无信不立

待贾而沽

A.无为而治B.重农抑商C.戒奢从简D.以民为本
8 . 季康子问政,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此处孔子强调
A.爱惜民力B.以身作则C.有教无类D.道法自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这句话表现的是(     
A.墨子的非攻思想B.庄子的宇宙观
C.孔子的仁爱思想D.老子的辩证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