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导致经济体制转型的是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废井田,开阡陌
C.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D.大力推广铁犁牛耕
2 . 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是“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种做法主要是
A.清除旧贵族残余势力B.强化政权存在的基础
C.改变落后的婚姻制度D.倡导民众的独立意识
3 . 商鞅变法规定: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据此可知,商鞅这些变法措施
A.缩小了百姓贫富差距B.促进了秦国小农经济的发展
C.摧毁了宗法分封制度D.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4 .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B.是效果最为显著的一次变法
C.变法推动了社会的转型D.为秦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商鞅在变法中奖励军功,按军功重新规定给予名位的标准。该措施
A.承认了土地私有B.限制了贵族特权
C.消除了等级制度D.强化了基层管理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
(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2019-01-30更新 | 1991次组卷 | 36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菏泽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7 . 商鞅在秦国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为
A.秦孝公大力支持B.满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
C.“为秦开帝业”影响深远D.变法措施为各国所沿用
8 . 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A.商鞅变法B.汉武帝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
2019-01-30更新 | 2500次组卷 | 40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般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商鞅把礼乐、孝悌、仁义等看做亡国之俗,将其统称为“六虱”,因“而在思想文化领域“燔诗书而明法令”,从“六虱”内容看出其所焚诗书应多为
A.道家学说B.儒家学说C.墨家学说D.诸子百家学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