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
2022-09-15更新 | 2512次组卷 | 108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观史亦然,须从波澜壮阔处着眼。 浩浩长江,波涛万里,须能把握住它的几个大转折处,就能把长江说个大概;读史也须能把握历史的变化处,才能把历史发展说个大概。

——摘自蒙文通《蒙文通学记》

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任选一个“变化处”,拟定一个论点,并阐述其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独特价值。 (要求:所选“变化处”应从宏观、整体的视角,选择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节点、阶段或重大事件,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1-05更新 | 375次组卷 | 11卷引用: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届第一次联合调研抽测历史试题
4 .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代,从西周的“政自天子出”变为了“政自诸侯出”,而后又相继出现了“政自大夫出”、“政自臣宰出”的现象。这表明
A.周王室统治广布四方B.争霸战争日益频繁
C.分封宗法制遭到破坏D.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2021-09-20更新 | 1142次组卷 | 25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艺术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下图,据此可知,当时(     
A.区域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B.战争方式发生根本改变
C.游牧与农耕文明融合加速D.区域性大国间冲突加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左传》中关于周、郑关系的一些记载,这反映出当时
公元前720年周、郑交质,王子州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公元前720年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公元就707年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A.诸侯交战此起彼伏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C.中央集权受到挑战D.君主专制日益衰落
7 . 下表是齐桓公葵丘会盟和晋文公践土会盟对比表。这种变化体现了
会盟时间参加国家周王是否参加
葵丘会盟前651年齐、鲁、宋、卫、郑、许、曹周王派代表参加
践土会盟前632年晋、齐、鲁、宋、蔡、郑、陈、莒、邾、秦等周王被“召”来

A.周王权威趋于下降B.齐国的实力弱于晋国
C.宗法分封逐步强化D.诸侯国之间更加团结
8 . 楚国为春秋时期子爵封国,按先王之制,国都“方三里”,不足1平方公里。考古勘查发现,楚郢都的面积约为16平方公里,是“方三里”的14倍。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城市经济繁荣发展B.阶级分化日趋严重
C.诸侯冲破礼制束缚D.国家组织力的强大
9 . 在春秋时期,宗族有氏,贵族男子以氏相称。图2显示了士在行政人员中所占比例和无氏的行政人员比例。这一变化说明
A.奴隶阶级的社会地位提高B.传统分封制度渐趋瓦解
C.贵族垄断政权局面被打破D.官僚政治已经初步形成
10 . 历史上九鼎八簋是中央政权的象征,也就是只有天子可以拥有。而诸侯只能是七鼎六簋,大夫是五鼎四簋。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不仅出土了曾侯乙编钟,更惊现了一套完整的“九鼎八簋”。这说明(     
A.曾国综合实力强大B.曾国有称霸的野心
C.礼乐制度完全瓦解D.曾国生产力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