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国时,多数人称赞商鞅是善于用兵的军事家,韩非、李斯等称颂商鞅推行法治、富国强兵、移风易俗的治秦功绩。汉代以后,称颂商鞅的少,非难商鞅的多。贾谊驳斥商鞅“遗礼义,弃仁恩,上高告奸”;司马迁认为商鞅不重视道德和教化,其评价亦成为后人关注商鞅的标杆。宋代学者主张效仿上古“王道之政”,期冀重回太平盛世,因此批判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改革秦人风俗习惯的措施,而商鞅军事、耕战、“令出必行”等法律方面的思想在宋代则受到重视。

——摘编自李香玉《变法视野下宋代商鞅评价研究》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人们对商鞅态度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后世对商鞅不断“褒贬不一”这一历史现象。
2022-05-13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届高考考前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2 . 商鞅变法

材料一   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今有法曰:“斩首者令为医、匠。”(注:如果现在的法令规定让有斩首军功的人去做医生或者工匠)则屋不成而病不已。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而以斩首之功为之,则不当其能。今治官者,智能也;今斩首者,勇力之所加也。以勇力之所加而治者智能之官,是以斩首之功为医、匠也。

——《韩非子·定法》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评析韩非子对商鞅变法中关于军功爵制的看法。

材料二   《汉书·食货志》载董仲舒奏疏:“秦……用商鞅之法……颛(专)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盐铁论·非鞅》:“大夫(桑弘羊,汉武帝时期主管财政的官员)曰:‘昔商君相秦也……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是以征敌伐国,攘地斥境,不赋百姓而师以赡(注:赡是充足富余的意思)。’”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同是汉武帝时期的官员董仲舒和桑弘羊,为什么对商鞅赋税改革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2021-04-07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商鞅变法对当时及后世均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

——《商君书·弱民第二十》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完成下列要求
(1)概括材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应的商鞅变法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李斯的观点。
2020-10-20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考前调研测试(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

——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节选)

(1)列举商鞅“惩奸宄”“务耕织”“尚军功”“孥贫怠”的具体措施。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评述毛泽东对“商鞅之法”的评价。

2016-12-12更新 | 176次组卷 | 6卷引用:2015届山东淄博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