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某学者在论及商鞅变法时指出:“变法的意义不仅是单纯的改变法令规章,不仅是单纯的改变上层建筑,而是彻底的改革-军事改变、政治改变、政府组织和社会结构改变、风俗习惯改变。”下列文献史料,可以对其佐证的是(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③“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②“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④“有事请殹(也),必以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荀子曾访问秦国,他认为秦国管理有效,军队战斗力强悍,但他也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隆势诈,尚功利,干赏蹈利”,只能称之为“盗兵”。荀子称秦军为“盗兵”的原因是(     
A.秦军过于注重功利B.商鞅变法使百姓勇于公战
C.秦军实行连坐制度D.秦国地处边陲民风彪悍
2022-12-14更新 | 31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秦汉王朝受其影响,农村不许同姓聚居,农村都是杂姓村。“乡”“里”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户口数量,并随着户口的增减而不断进行调整。秦汉的上述举措(     
A.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破坏了社会秩序的稳定D.加速了宗法制的瓦解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小明在自主学习时,关于某一历史事件收集到如下材料: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与材料所涉事件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秦孝公与商鞅B.唐太宗与魏征C.宋高宗.与岳飞D.明成祖与郑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公元前356年进行的商鞅变法因其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且行之有效,取得了显著成效。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君主专制B.维护井田制度
C.宣传儒家思想D.实现富国强兵
2022-07-04更新 | 1916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商鞅以医国圣手自居,在他看来,普通人不配参与商议决策,而且还不能议论变法,只能遵照执行。如果秦国百姓敢私下议论商鞅变法,不管是夸还是骂,马上发配边疆。由此可知,商鞅主张
A.隆礼重法B.愚民之治C.是古非今D.君主专制
7 . 商鞅由卫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由此看出商鞅的思想主张是
A.是古非今B.变法革新C.隆礼重法D.兼爱非攻
8 . 下表所示是不同史书中关于商鞅变法的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载出处
商鞅变法时的秦国,刑法条文“多如牛毛,密如凝脂”,处处约束(西汉)司马迁《史记》
商鞅每年秋天都在渭水河边处置罪犯,因为杀人太多所以把渭水河都染成红色了(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A.商鞅变法重视刑法的作用B.《史记》的记载更接近于客观真实
C.商鞅变法扰乱了社会秩序D.商鞅变法以“性恶论”为指导思想
9 .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息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商鞅推行的措施是
A.奖励军功B.什伍连坐C.重农抑商D.废除井田
10 . 美国学者认为商鞅建立了以个人能力而不是贵族身份选拔官僚的制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政府制度,比西欧早两千年。据此可知,商鞅变法中“选拔官僚的制度”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目的在于维护平民利益
C.巩固了贵族的世袭特权D.是西方文官制度的源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