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孔子对传统的《诗》《书》《礼》《乐》等典籍加以整理,并利用官史作《春秋》,上起鲁隐公,下讫鲁哀公,计十二公,以编年体裁和简约的文辞,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的史事,传授后学。这些成就(       
A.开启了官方修史的传统B.奠定了我国史学理论的基础
C.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D.构建起完整的儒学理论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论语》记载,孔子的雅言仅用于《诗》《书》和《执礼》,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及实践(     
A.适应了社会现实的需要B.体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C.使儒学成为社会正统思想D.兼具学术和政治双重功能
2023-11-1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古典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孔子的做法(     
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
C.推动了官学的繁荣发展D.开创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024-02-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周武王能听到百姓们的心声,及时得到施政的反馈进行调整,采诗官起了巨大的作用。到春秋时期,采诗官采撷到的诗歌已多达三千余首,孔子整理出305篇,是为“诗三百”,成为后人研究历史的载体。由此可见,《诗经》(     
A.系孔子所作史书B.集风雅颂于一体C.见证了民本传统D.借助了仁政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并强调“礼乐不兴”最终只会“民无所措手足”。墨子认为:“为乐”只会使“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并指出:“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二者对“乐”的不同认识主要原因是二者(     
A.阶级立场的差异B.时代背景的不同
C.人生经历的迥异D.治世理念的分歧
6 . 下表展现了先秦时期部分思想家或学派的观点。这可用于印证当时(       

人物或学派

观点

儒家

“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谬。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

管子

“人君唯毋听观乐玩好,则败。凡观乐者,宫室台池,珠玉声乐也。此皆费财尽力,伤国之道也”

墨家

“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盛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遇民”
A.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B.社会动荡影响艺术发展
C.民本理念得到一定凸显D.诸子百家之间和而不同
7 . 《论语》记载,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释疑》解读:“若不采民诗,则无以观风。风乖俗异,则札无所立,礼若不设,则乐无所乐,乐非礼则功无所济。故三体相扶,而用有先后也。”。由此可知,孔子思想(     
A.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B.以继承传统为目标
C.有助于恢复西周制度D.兼具文化和政治功能
2023-12-03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孔子整理的典籍中,《易》记载:“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诗》包含有大量虫鱼、鸟兽、草木,以及天文、地理、农业生产等知识;《礼》中有农业与季节相关的知识。这说明(     
A.诸子百家思想已经融汇贯通B.先秦儒学孕育了中国传统科技
C.孔子重视培养博学多才之士D.传统文化与科技发展相互促进
2023-01-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易》、《诗》、《书》、《礼》、《春秋》等古代文献曾经孔子修订整理,被后世儒家奉为经典,实际上都是一些古代政治文献,所谓“皆为政典”。由此可知(     
A.儒家思想强调治国之道B.孔子创立儒家经典文献
C.中华文化表现出连续性D.儒学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2023-07-06更新 | 37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海亮艺术中学2023届高三6月选考模拟历史试题
10 .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孔子对乐的高度重视,而战国时期的墨子则认为欣赏音乐的前提是“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因此提出了“非乐”的思想。两位思想家认识不同的根源是(     
A.两者对的音乐的喜好不同B.两者的阶级立场不同
C.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之争D.两者的家庭教育不同
2023-02-11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