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段话反映思想家的主张是(  )
A.无为而治B.小国寡民C.朴素的辩证法D.崇尚自然
2023-11-11更新 | 39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春秋时期的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战国时期的荀子则主张隆礼重法。春秋时期老子主张退回小国寡民的时代,而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则主张顺应民时、轻徭薄赋。思想领域的这种演变(     
A.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B.体现了思想家理想化的社会诉求
C.得益于儒道两家的融合D.集中体现了下层平民的内在要求
2023-10-14更新 | 469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3 . 孔子在表达自己的志向的时候,说道“愿给老年的以安乐,对朋友以信实,给幼少的以爱抚”。这一志向主要反映了孔子的(     
A.仁者爱人思想B.克己复礼思想C.中庸之道思想D.长幼有序思想
4 .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与其奢也,宁俭”“奢则不孙(恭顺),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奢不违礼,用不伤义”等观念。孔子这些观念的提出(     
A.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展开B.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和谐
C.促使儒家思想地位上升D.实现了儒道思想的融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渐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和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理念都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体现了人与自然存在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下列古代思想家的观点对此启发较大的是
A.孔子B.商鞅C.老子D.墨子
2021-11-12更新 | 30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孔子强调的是
A.以刑罚威慑民众,使其不犯罪B.以德引导民众,以礼规范民众
C.统治者应多管齐下,恩威并施D.用社会规范和刑罚约束民众行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2021-06-13更新 | 16620次组卷 | 130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孔子在对人性的论述中,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同时孔子认为,即使是圣贤也要经常警惕或自省,以防范他人和自己内心的“不仁”。材料表明孔子(  )
A.抨击了人性本恶观点B.认为人潜意识中存在恶念
C.反对关于人性的争论D.消除了人们内心中的恶念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9 . “没有所谓的亚洲模式,但是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新加坡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这些因素造就了有生产力的人民,推动了经济增长。”李光耀的这段论述重在说明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B.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社会存在的差异
C.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
D.新加坡的经济增长与儒家文化的关系
2021-04-11更新 | 51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河北真题变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