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一生都在致力于恢复礼制,重现几百年前的西周盛世。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反映了他们(     
A.都信奉敬天保民B.都意在维护统治
C.都主张以吏为师D.都强调德治思想
2024-01-10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名校名师测评卷(四)历史试题
2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孔子问礼老子,老子对孔子说道:“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该言论折射出老子的思想观点是(     
A.为政以德B.有教无类C.无为不争D.物极必反
2023-12-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分科诊断模拟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并要求统治者去除私心杂念。据此可知(     
A.主张无为而治并且反对过度干预B.希望统治者尊重客观规律
C.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民本主义色彩D.提倡清静无为和守住善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在评价某先秦思想家时指出:他继承发展了传统民本思想,并从人民立场出发,建构了一套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他提出的“天民”观认为天与先王都兼爱万民,为政者应以爱民之心,行利民之政,把人民之利提升到了一个至高的位置。下列主张属于该思想家的是(     
A.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B.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C.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D.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老子主张,“兴善仁”,仁义礼蕴含于大道之中,如“明珠在蚌中”。孔子认为,“和”乃天道,天人合一、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要“节用而爱人”,不浪费资源。这反映出儒道两家(     
A.思想趋于融合B.主张维护西周礼乐制度
C.阶级立场相同D.蕴含着相通的价值理念
2023-11-28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出身于春秋后期鲁国没落贵族家庭的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主张(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存天理,灭人欲”
C.仁者爱人,为政以德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23-11-20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8 .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繁荣局面。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主张以“法”治国。这说明他们都(     
A.努力恢复西周政治秩序B.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D.追求理想的社会秩序
9 .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徙吴国,大展治军之才。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A.顺应变革潮流施行仁政B.铲除周制弊端加强集权
C.出谋划策改善君王统治D.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
2023-11-18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这反映出两者旨在(     
A.恢复稳定社会秩序B.变革人才选拔标准
C.迎合封建贵族诉求D.规范统治阶级行为
2023-11-16更新 | 232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