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     
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2020-07-12更新 | 9031次组卷 | 111卷引用:2020年江苏卷历史高考试题
2 . 战国时,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墨子认为应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些思想相通之处是,都主张
A.君主专制B.实行仁政C.以德治国D.国家统一
2020-01-07更新 | 568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八一路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但又说“贵贱有序”。墨子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所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D.谈论的问题不同
2019-11-23更新 | 249次组卷 | 56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一个主张“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主张“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A.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
C.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
D.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
2019-09-29更新 | 383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5 . 易中天先生曾对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学派的主张进行了总结概括。下表所列主张,按学派(儒、道、墨、法)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关注社会构造社会理想:平等、互利、兼爱
关注国家创造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关注人生树立人生追求:真实、自由、宽容
关注文化建立文化基础:仁爱、正义、自强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墨家认为,儒家坚持厚葬,特别是父母去世,子女要守三年之丧,浪费民众财富和精力。这种思想的根源是
A.墨家主张节俭
B.墨家代表小生产者利益
C.儒家思想不符合时代要求
D.儒家思想代表统治阶级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墨家的“兼爱”,强调“爱”是不分亲疏、不分贵贱的,对一切人都是一律同等之爱,即“爱无等差”。这与孔子主张的“仁爱”思想是有所不同的,儒家主张的“爱”是有等级的,即“爱有差等”。造成儒墨两派的观点不同的根源是两者(       
A.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B.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同
C.受统治者关注度不同D.关注的社会群体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礼记》中写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先秦思想家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C.“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D.“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古籍记载:战国时期“墨子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它没有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兼爱”主张得民众的支持
B.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
C.“非攻”主张适应了当时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需要
D.私人办学在不断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