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下表是从西周到战国时期,“士”身份的变化。据此可知,这一变化(     

西周到春秋

“士”特指卿大夫以下的低级贵族,与国君、卿大夫有着亲疏不等的宗法关系。

战国

“士”已与出身无关,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

A.推动了民间讲学的出现B.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C.使得宗法观念荡然无存D.造成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2 .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下表所示是这一时期三位著名思想家的主张,①②③分别是(     
思想家思想主张
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还提出
“尚贤”的政治主张。
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
生相胜”的理论。
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学习的最高目标是
掌握礼。
A.孟子、邹衍、韩非B.孔子、老子、荀子
C.墨子、老子、韩非D.墨子、邹衍、荀子
22-23高一上·湖北·期中
论述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细讲中国历史》(全套12册)的部分标题,对应中国古代史上不同的时期。

2镌刻在甲骨上的史诗6大一统王朝的确立
3封邦建国的礼乐世界8灿烂辉煌的开放世界
4大国争霸与士的崛起10从游牧部落到世界性帝国
5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12沉暮与新生
请选择其中一个标题,指出其对应的时期,结合具体历史史实对标题予以阐述。(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逻辑严密)
2022-10-15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湖北专用)02
4 .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著作的相关记述。这反映出(       

主张

出处

“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

《左传》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道德经》

A.诸子思想出现了融合倾向B.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C.民主思想得到传承与发展D.社会转型对学术文化的客观要求
2022-07-01更新 | 490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下表为诸子的部分政见,据此可知,诸子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
使天下两天子,天下不可理也《管子。霸言》
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庄子·天下》
隆一而治,二而乱《荀子·致士》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扬权》
A.主张君权至上B.倡导家国一体C.推崇权力一元D.强调政治伦理
6 . 春秋战国时期,很多思想家、政治家主张增加人口(如下表)。这些主张
孔子“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也。”
管仲“夫征天下者,必先争人;得天下之众者王,得其丰者霸。”
商鞅“今以草茅之地徕三普之民而使之事本,此其损敌也与战胜同实,而秦得之以为粟,此反行两登之计也。”
A.解决了当时人少地多的矛盾B.加剧了各诸侯国之间的冲突
C.体现了重建政治秩序的需要D.说明地主阶级治国思想趋同
7 . 阅读下表,据此可知,先秦时期
出处内容
《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墨子.尚同》“明乎民之无正长以一同天下之义,而天下乱也”
《申子.君臣》“一言正而天下定”

A.诸子百家的政治主张逐渐开始趋同B.朴素的“大一统”思想正在酝酿
C.加强中央集权迎合了各阶级的利益D.君主专制成为诸子的共同选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中历史人物的共同思想是
历史人物论述
郑国执政子产“天道远,人道迩(近),非所及也”
随国大夫季梁“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虢国太史史嚣“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A.尊神敬天B.主权在民C.轻天重民D.天人合一
9 .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著作的相关记述。据此可知,当时
记述出处
故道大,天大,地大,入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德经》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周易大传》
樊迟问仁。子日:“爱人。”暖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论语・颜渊》
A.民本思想得到传承与发展B.人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关注
C.儒家道统思想被普遍接受D.诸子思想出现了融合倾向
10 . 下表反映出春秋战国的时代主题是
A.重建政治秩序B.变革政治制度
C.发扬民本思想D.构建官僚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