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教育的兴起,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稷下学官就是当时的学术交流中心。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各国纷纷变革,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看法,出现了百家争鸣。

材料四 新法规定: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升爵受赏;为私利争斗的,按情节轻重处以刑罚。努力务农,精耕勤织,因而获得粮食、布帛丰产的,免除本人的徭役或赋税;国君亲属宗族不是立有战功,经过评定,不得列入谱牒——《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促使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3)任意列举两例春秋战国时期主张社会和谐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4)根据材料四,归纳“新法”的主要内容。
2 .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图。下列表述符合该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
A.匈奴南侵,县制普及B.中央集权,民族交融
C.小农破产,经济衰退D.百家争鸣,文化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小明学习“百家争鸣”时制作的思维导图,图中的①~④分别对应不同的学派,两个序号之间是学派间争论的问题。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学派是(     
A.儒、墨、道、法B.儒、道、法、墨
C.道、墨、儒、法D.墨、道、儒、法
4 . 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1)儒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思想
①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
②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道家“_____________”思想
①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
②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
①对于当今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②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墨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2022-08-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配套学案)-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分专题精准突破课件与配套学案(新教材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这说明“百家争鸣”
A.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B.核心是重建社会秩序
C.导致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殊途同归D.促进了学术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为冯天瑜编著的《中国文化史》所载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图,该图主要反映
A.诸侯国致力于文化发展B.各地区文化渐趋大一统
C.各地区文化有一定程度交流整合D.中国境内存在多个经济文化中心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国有贤良之士,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图B


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图C


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材料二   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商至西周。到了春秋,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本理论,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大成,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本思想体系。此外,这一时期的儒家还提出了.“与民同乐”“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民事不可缓也”“取于民有制”“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民本思想。

——摘编自游唤民《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论>

材料三   韩非认为,只是靠君主和臣下的能干来治国,国家的稳定和富强只是暂时的,能干的君臣一死,昔日的富强就会衰落;只有定下稳定的法制,才能使国家的前途不至于“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他还认为,治理国家就要顺应人的自私自利性,“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明确主张治国“不务德而务法”,反复强调“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据施觉怀《韩非评传》等


(1)依据图A,指出其治国主张是        ,图B思想在        (朝代)前期成为治国思想,图C思想主张的直接目的是        三位思想家所处时代的特征是        
(2)选做题:以下两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民本思想发展的原因。历史上哪一帝王是这一思想的践行代表?
②依据材料三,概括韩非子关于“法”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法”的思想发展的原因。历史上哪一王朝将这一思想确立为治国思想?
(3)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在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成为各主要诸侯国的治国思想,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