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富国强兵,各国掀起了变法革新的潮流。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其中,对推动社会转型起根本作用的是(     
A.“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B.“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C.“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D.“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2 . 战国时期的官僚队伍,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军功之士,二是文士,三是宗室贵族。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军功之士所占比重较大,而在关东六国,则是文士和宗室贵族所占比重较大。这三类人在各国官僚队伍中所占比重的差异缘于
A.变法运动在列国风靡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士人阶层的强势崛起D.世族世官制度的消亡
3 . 某校高一史学社同学展开项目化学习,有一组同学搜集了商鞅、王安石和张居正三位人物的资料,他们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A.“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B.改革家都内蕴舍身赴死的浩然正气
C.中国近代改革与民众的思想启蒙D.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
4 . “设立军功爵制;取消贵族的世袭特权和部分封地;普遍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燔诗书而名法令”以上商鞅变法内容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郡县制开始逐渐取代分封制B.使宗法分封向中央集权转变
C.焚毁诗书,摧残了传统文化D.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秦国商鞅实行军功授爵制度,其中规定:有爵位之人可以具有升官、抵罪和免除徭役的资格,如无爵位“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该制度
A.确立了新的等级秩序B.受到贵族政治的影响
C.提高了平民参政的热情D.表明宗法制根深蒂固
2020-06-18更新 | 1399次组卷 | 32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商鞅变法最为突出的历史局限性在于(  )
A.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法律严酷,激化阶级矛盾
C.奖励军功加剧了社会动荡D.推行县制,导致国家分崩离析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厉以名。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畜积殷富。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

——摘自《淮南子·要略》

材料二   (变法)行之十年……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作战65次。秦军战绩:全胜58次;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3次;败北4次。

——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从哪四个方面概述商鞅变法的条件?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和作用。
8 . 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它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包括
①进一步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
②促进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③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④使法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9 . 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
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C.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
D.变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016-11-27更新 | 424次组卷 | 28卷引用:新疆策勒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