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论语·先进篇》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由此可知,孔子(     
A.旨在维护天道权威B.反对举行祭祀仪式
C.思想具有人文色彩D.重在维护纲常秩序
2023-08-29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遍过·高中历史(选必3)课时学习区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仲尼曰:‘始作俑(随葬的木偶人)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这一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以人为本B.以德治民C.克己复礼D.敬天爱人
3 . 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才能达到平衡。孔子和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这反映了(     
A.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B.传统的道德准则形成于西周
C.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传统文化突出共性否定个性
2023-04-17更新 | 346次组卷 | 44卷引用: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选择性必修3)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
2022-06-16更新 | 12154次组卷 | 76卷引用: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学案)-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5 . “没有所谓的亚洲模式,但是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新加坡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这些因素造就了有生产力的人民,推动了经济增长。”李光耀的这段论述重在说明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B.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社会存在的差异
C.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
D.新加坡的经济增长与儒家文化的关系
2021-04-11更新 | 517次组卷 | 5卷引用:一遍过·高中历史(选必3)课时学习区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