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秦自立国以来,一直受到犬戎等周边民族的威胁与侵扰。最初秦国为防范犬戎的进攻,在边境设置兵民合一的村落城池,后来演变成郡县。由于能有效地组织军事力量抗击周边民族的侵犯,所以秦国普遍在边境上设置郡县。这说明郡县制的设置源于(     
A.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B.防范外族对边关的侵扰
C.消除割据势力的威胁D.建立大统一国家的诉求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盖自汉以下之人,莫不谓秦以孤立而亡。不知秦之亡,不封建亡,封建亦亡;而封建之废,固自周衰之日而不自于秦也……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zuo)之土而分之国;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簿日多于一日,而又设之监司,设之督抚,以为如此,守令不得以残害其民矣……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振。后之君苟欲厚民生,强国势,则必用吾言矣。

——摘编自顾炎武《郡县论》


(1)根据材料,概括顾炎武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观点。
(2)依顾炎武之意,能否挽救晚清政局,实现“厚民生,强国势”,并说明你的理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统一后,平民的流动性进一步扩展到政府的结构,一种更理性化的国家管理组织结构得以建立。”这一国家管理组织结构的建立
A.反映了“家国同构”形态的终结B.体现了秦朝中央官制变动较频繁
C.促使地方割据问题得到根本解决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宁夏的行政区划在历史中不断变迁,秦统一天下,废除了分封制,宁夏属于北地XXX。与题干中的XXX有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刺史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朝柳宗元《封建论》说:“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明末清初顾炎《郡县论》也说:“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两者的主张说明
A.文学作品中的文本记录是最为准确
B.实行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郡县制确保了历代封建王朝的稳固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可确认历史事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柳宗元《封建论》云:“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下列相关理解最符合此段文意的是(  )
A.汉代以秦为鉴,政治上推行分封制
B.郡县制的确立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C.肯定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主张郡国并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为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陈列的木简,木简上的文字是“迁陵以邮行洞庭”。此木简插入公文或信函中,告知邮传人员要从“迁陵县”送到“洞庭郡”。对该邮简认识正确的是
A.出土文献一印证了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B.出土文献一呈现了秦中央机构决策程序
C.实物史料记录了郡守和县令征收赋税的职责
D.实物史料一反映了秦中央集权国家的治理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上计是将地方上的各级官吏所管辖的在一定时期的人口、财物和土地的变动数量以及税收、支出的数量上报给相关官吏接受审计的思想。由此可见,秦朝实施上计制度的目的是
A.规范官吏考核B.增加政府收入
C.强化中央集权D.加强君主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中国国度思想即将形成的关键时期,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并进一步铲除了诸侯割据称霸的 制度基础,从此,无论时局如何变迁,各地百姓期盼的都是国家的统一。这种国度思想形成的 关键是
A.儒家思想极力维护B.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C.商鞅变法奠定基础D.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10 . 在秦朝,郡级行政机关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务,但郡守必须上承中央政令。同时,秦朝在郡中还 设郡尉,负责军务;设郡监,监察该郡的行政。这表明秦朝
A.中枢权力体系趋完备B.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权威D.注重地方权力相互制约
2021-01-03更新 | 712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