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清初学者王夫之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即置郡县为“行其大公”。民初学者章太炎说:“古先民平其政者,莫遂于秦。”“平其政”即“使人们在政治上平等”。“行其大公”和“平其政者”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序化
C.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D.郡县制更利于皇帝集权
2022-11-26更新 | 1299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地方管理上,从商朝附属国内居民多是聚族而居的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制度,再到秦汉实行郡县制度,这一发展轨迹(     
A.推动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向B.意味着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增强
C.使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得到遏制D.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最终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2022-07-16更新 | 428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7届山东省桓台县第二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柳宗元认为:“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柳宗元肯定分封制的进步作用
B.柳宗元极力反对郡县制的实施
C.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的意义
D.柳宗元认为秦成功之处在于家天下的实行
2022-02-21更新 | 402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1-11-07更新 | 376次组卷 | 81卷引用: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柳宗元对秦制给予高度评价:“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与这一评价相对应的史实是
A.确立皇帝制度B.车同轨书同文C.废分封设郡县D.修筑万里长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秦汉时期,无论中央还是郡县的公文均要求乡里明文公布,民事告示要“明白大扁书乡市门亭显见处”而“令民尽知之”,刑事公告更是图形天下、布之于亭。这一制度
A.保障了统治秩序的稳定B.强化了基层社会的控制
C.提高了文书行政的效率D.导致了权力中心的下移
2021-05-22更新 | 2236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统一后,对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的盆地或平原为核心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一做法
A.有利于发挥郡的政治辐射作用B.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
C.适应了农业上集体耕作的需要D.遵循了“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
9 . 吕思勉认为:“废封建,行郡县,事最明白无疑,然尤不宜行之大骤如此。以此见天下事之必以渐进,而躁急者之不足以语于治也。”由此可见,在他看来
A.秦朝废分封,行郡县为错误之举B.实行分封与郡县并行体制势在必行
C.制度变革过急不利于国家稳定D.应该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
2021-03-05更新 | 1039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秦统一不仅体现在“尽并兼天下诸侯”,还体现在君主与地方政治联结层面。这一“联结层面”是指
A.三公制开始确立B.郡县制全面推行
C.度量衡实现统一D.驰道连接了各地
2021-02-01更新 | 237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